13噸垃圾全數退運!清潔隊高溫下破袋分類,兩大「地雷區」被點名
彰化縣秀水鄉近日遭遇一場「垃圾夢魘」。4月15日,鄉內一輛垃圾車在送抵焚化爐前,被環保局抽查發現分類不合格,竟當場遭到整車退運,總量高達13公噸!公所不得不緊急調派20名清潔隊員,在悶熱天氣下展開「破袋大作戰」,從早到晚翻找分類錯誤,光是汗水恐怕就灌滿了好幾桶水。
這次被退回的垃圾,問題出在看似無害的小物品:23個回收物,全都是民眾隨手丟棄的紙杯與手搖飲料杯蓋。乍看數量不多,但在強制分類的制度下,一件都不能放過。清潔隊員只能一袋一袋撕開垃圾袋,逐一檢查分類是否正確,過程中還發現有事業廢棄物、玻璃瓶、薄片塑膠等違規項目混入,讓他們忍不住搖頭嘆氣:「怎麼又來了!」
事實上,這不是秀水鄉第一次遭遇類似狀況。早在2024年實施「垃圾強制分類」新制的第一個月,就曾因居民將茶葉渣、小塑膠杯等誤丟進一般垃圾中,導致兩車、近40公噸的垃圾被退件。此次「舊事重演」,也讓地方公部門再次警覺分類教育的迫切性。
鄉長林英嘉坦言,環保局的垃圾分類稽查將持續不斷,秀水鄉也將進一步針對熱區加強宣導與查核。他指出,目前最大的問題集中在「兩大地雷」:一是日常回收物隨手亂丟,尤其手搖飲料的杯蓋、紙杯經常被誤當成一般垃圾;二是事業廢棄物假借家庭垃圾混入,像是工廠廢料、醫療垃圾、裝潢殘材等,這些一旦流入清運系統,不只違法,更會影響焚化爐運作。
林英嘉強調,未來除加派人力查緝,也不排除對違規民眾開罰。秀水鄉公所也提醒,垃圾處理是全體居民的責任,切勿因一時方便害整車垃圾被退,「一個紙杯,可能拖累一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