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赴「北京一舉動」震驚川普!謝金河示警:台灣「這產業」恐受波及
美中科技對抗進入白熱化,正當美國政府將輝達(NVIDIA)H20晶片列入出口限制清單之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卻選擇在這敏感時刻飛往北京,與中國高層展開會談,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根據報導,黃仁勳此行除了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訪問北京,還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以及上海市長龔正進行面對面交流。他不僅強調中國市場對輝達的重要性,更重申將依循當地法規、持續深耕中國市場。這番發言,被視為向北京遞出的重要訊號。
更引人注意的是,他還與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會面,雙方針對「如何在中美雙重監管下設計新一代晶片」進行技術性討論,意圖突破出口限制與技術封鎖的意涵明確。
此舉迅速在國際政經圈掀起漣漪。前美國總統川普面對黃仁勳的訪中,被問及感想時仍維持溫和口徑,表示:「Jensen 是我朋友,他為我們國家感到驕傲,我對他毫不擔心。」但外界普遍認為,川普口中的「沒擔心」,恐怕藏不住實際的震驚與忌憚。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在臉書發文指出,美中如今正值「你拉我拚」的關鍵時刻,黃仁勳這樣的動作,無疑是在全球面前表態「與北京靠攏」,此舉勢必令川普「震驚到不行」。他還提到,今年1月20日川普就職大典,黃仁勳未出席,反而選擇現身北京,27日DeepSeek發表新AI模型當天,輝達股價大跌近17%、市值蒸發近六千億美元——一連串行動與市場反應,似乎並非巧合。
謝金河進一步點出,黃仁勳的表態,可能讓台灣相關產業陷入尷尬位置。特別是伺服器、AI晶片等產業,長期仰賴與輝達的合作,如今若NVIDIA開始逐步轉向中國市場,不僅可能重塑供應鏈格局,也讓台廠在地緣政治角力中風險升高。
隨著美中關稅壓力不斷累積,全球科技供應鏈正在面臨重大重組。黃仁勳此行是否會成為引爆點,讓「科技冷戰」進一步升溫,值得後續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