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揭「這金屬」價值被嚴重低估,漲勢有機會追上黃金
2025年金價氣勢如虹,屢屢刷新歷史紀錄,今年迄今已累計上漲超過26%。但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作為傳統貴金屬「雙雄」之一的白銀,漲幅卻僅有約11%,甚至在近一個月內出現5%的回跌。這樣的落差引發市場關注:白銀是否被嚴重低估?是否正蓄勢待發,準備迎來補漲行情?
根據外媒《MarketWatch》報導,雖然金銀兩者在今年3月底前表現相對接近,但近期走勢明顯分化。金價持續突破新高,成為全球資金避險首選,而白銀卻顯得後勁不足。BullionVault的資深貴金屬分析師Adrian Ash直言:「目前白銀價格與黃金相比幾乎低到荒謬,市場正在錯殺這項資產。」
依照目前的金銀比(即購買1盎司黃金所需的白銀重量)來看,這一數字已逼近102,遠高於歷史平均。Money Metals Exchange執行長Stefan Gleason指出,過去25年金銀比大約在70左右,若拉長至過去50年,平均值甚至低至50。他認為這代表白銀目前正處於「極度低估」狀態,若回歸長期均值,將擁有相當可觀的反彈空間。
Gleason強調,白銀相較黃金更具投資彈性。「就風險與報酬比來看,白銀的潛在上漲空間遠超黃金。對願意承擔波動的投資人來說,這可能是中長期布局的絕佳時機。」他認為,一旦市場資金從黃金部分轉向白銀,將有機會帶動價格快速上行。
不過,也有專家提出警示。Adrian Ash指出,當前的宏觀環境與2020年新冠疫情時截然不同,央行不再大規模釋出流動性,也缺乏「恐慌性資金」大舉湧入避險資產的動力。白銀價格是否能順利補漲,將取決於未來全球經濟的波動性、工業需求復甦情況,以及資金是否願意從黃金轉向配置其他貴金屬。
在此同時,白銀作為工業金屬的角色也受到更多關注。隨著太陽能、電動車與高科技產業持續擴張,白銀的工業需求正在穩步上升,長遠來看為價格提供了穩固支撐。
總體而言,儘管白銀短期表現疲弱,但在價格低估、金銀比失衡與工業需求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未來仍有可能成為貴金屬市場的潛力股。對於尋求分散資產與中長期成長機會的投資人而言,白銀或許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