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將讓步,擴大2種商品進口求美降關稅

美日貿易談判再度升溫,日本似乎準備做出重大讓步。根據《讀賣新聞》最新報導,日本政府正考慮擴大進口美國稻米與黃豆,作為談判籌碼,試圖說服美方在關稅議題上鬆手。此舉不僅與美國的選舉政治息息相關,也透露出東京對川普重返政壇的高度警戒。

這場談判在白宮進行,氣氛緊張且充滿火藥味。令人意外的是,已卸任的前總統川普親自出面接待由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率領的日本代表團,打破了原本僅由官員進行磋商的安排。川普在會談中強調,美日間的貿易赤字高達1200億美元,並質疑:「日本街上根本看不到美國車!」他還不忘拿美軍駐日議題開炮,抱怨美國負擔過多防衛成本,而日本卻幾乎不用出力。

然而根據美國官方資料,2024年實際的貿易逆差為685億美元,川普明顯「加碼放話」,一如他過去談判中慣用的策略──先放大問題,營造危機,再藉此爭取更多籌碼。

面對壓力,赤澤試圖以冷靜應對。他強調,日本企業對美國經濟貢獻不小,不僅投資金額龐大,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他還指出,2022至2026年間,日本承擔的駐日美軍費用將超過1兆日圓,反駁川普所謂「日本搭便車」的說法。

會談轉移至部長級後,美方代表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貿易代表葛里爾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續對日本的汽車進口、農產品市場開放提出批評。美方表示,日本對外國車的安全認證標準不一致,阻礙美國汽車出口;對稻米等農產品的流通制度也過於封閉,透明度不足。他們並提出,希望日本擴大進口美國的肉類、海鮮和馬鈴薯。

儘管這些內容早已列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的《外國貿易障礙報告書》,但這次美方高層的再度強調,仍讓日方感到壓力。特別是美方並未明確指出優先解決項目,對日方而言更加難以應對。

為了打破僵局,日本首相石破茂據悉計劃主動出擊,提出更具體的讓步方案。他正考慮大幅擴大自美國進口稻米與黃豆,除希望爭取美方在關稅政策上軟化立場,也藉此填補中國大陸大幅減少自美採購農產品後的市場缺口。以2023年為例,美國黃豆出口有超過一半(54%)銷往中國,如今中國減少進口,美方亟需其他市場接手。

此外,針對美國車輛銷日不易的批評,日本也在檢討是否放寬外國車輛的認證規定,以降低非關稅壁壘帶來的壓力。

目前日本政府尚未正式回應這些談判內容,但石破茂已放話,計劃在夏季參議院選舉前親自赴美,爭取與川普達成初步協議。下一輪談判預計於4月底舉行,雙方極可能在此時「攤牌」,進入具體協調與交換條件的階段。

眼下,美日雙方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全球供應鏈與國際關稅走向,尤其是在美國大選與全球地緣經濟局勢動盪之際,這場談判的重要性與敏感度只會越來越高。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