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陸出口美國驟降恐「2千萬人沒工作」,高盛警告代價高達81兆台幣

美中貿易衝突再度升級,雙方關稅戰火持續延燒。美國近期大動作針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中國也不甘示弱,對美國商品祭出125%的報復性關稅。這場沒有硝煙的經濟戰爭,不僅導致雙邊貿易流量驟減,更可能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高盛最新報告預估,中國對美出口的急劇下滑,恐將直接影響約2,000萬名勞工,相當於全國3%的就業人口,對早已面臨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與製造業景氣低迷的中國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彭博資訊分析指出,若對美出口持續受阻,中國全年GDP可能因此下滑3個百分點,高盛也因此將中國2025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從4.5%下調至4%。

除了短期就業與出口受挫之外,長遠來看「經濟脫鉤」的成本更驚人。高盛警告,若美中最終全面脫鉤,估計將造成至少2.5兆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81兆元的經濟損失。這包括中國可能大舉拋售價值1.3兆美元的美國國債與3700億美元的美股資產,同時,美國投資人也可能撤資、拋售高達8000億美元的中國相關股票,對雙方資本市場形成劇烈衝擊。

美中資本市場關係若全面破裂,將對中概股造成致命打擊。目前有多達286家中國企業於美國證交所掛牌上市,總市值達1.1兆美元,當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大型科技公司。若這些公司被迫下市,將不僅失去美國資本市場的融資管道,還會導致估值縮水、國際投資信心大幅滑落,形成連鎖反應。

瑞銀投資銀行大陸策略主管James Wang警告,一旦中資企業遭到美國資本市場排擠,勢必難以再從國際取得穩定長期資金,這將削弱企業全球競爭力,也讓整體科技產業未來的創新與發展蒙上陰影。

目前,美中關係正處於高度敏感期。雙方不僅在關稅與貿易上角力,在半導體、AI、軍工科技等關鍵領域也頻繁交鋒。雖然「經濟脫鉤」並非一夕可成,但若對抗持續升級,從供應鏈重組到資本流動限制的全面對峙,可能逐步將兩大經濟體推向長期對立的局面,而代價將由全球經濟共同承擔。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