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邀ICT龍頭座談關稅議題,與會者建言:台灣宜謀定而後動

面對美國近期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台灣政經情勢迅速升溫。總統賴清德今(5)日下午於總統官邸邀集多位ICT產業領袖召開閉門座談,包括台積電、鴻海、仁寶、和碩等科技龍頭皆親自出席。會中針對美方潛在加徵關稅對我國出口造成的衝擊展開深入討論,與會企業代表普遍認為,台灣應審慎因應,避免貿然出招,建議政府「謀定而後動」。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證實,此次座談是為應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所帶來的全球經貿變局,賴清德總統特別邀請ICT產業代表進行第一場面對面溝通。郭雅慧表示,明(6)日政府將再度召開第二場座談,邀請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代表與會,以更全面掌握產業脈動與需求,並就政府可能推動的配套與紓困措施聽取意見。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與會企業名單陣容堅強,包括台積電資深副總侯永清、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緯創總經理林建勳、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以及資深產業人士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與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碁集團董事長陳俊聖等。

會中企業代表普遍認為,目前美國尚未對「對等關稅」提出明確具體方案,國際情勢仍在變化中,建議政府應該一方面持續觀察美方動向,一方面謹慎規劃應對策略。與會者指出,台灣手中仍握有不少籌碼,例如半導體與高科技供應鏈優勢,應善用這些資源進行談判,避免過早亮牌。

據《自由時報》報導,企業界呼籲政府推出能讓產業「安心」的先行方案,例如稅負緩衝、出口轉向補助或產業升級投資等機制,以穩定市場預期與企業信心,並為未來可能的談判情勢預做準備。他們強調:「台灣不需要急於對外強硬反制,更應該以全盤戰略為優先,步步為營。」

在全球供應鏈動盪與地緣政治壓力交織之下,這場高層座談不僅是對政府政策方向的摸底,更是一場「產官合作」的預備演練。如何在不犧牲產業競爭力的前提下守住經貿主權,考驗著政府的智慧與應變能力。接下來政府與傳產及中小企業的對話成果,也將成為觀察賴政府經濟治理風格的重要指標。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