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新制上路,台商返台補繳1.2萬抱怨被搶錢,醫師:還是賺到

健保制度再出現重大變革,自2024年12月23日起,衛福部正式廢除沿用多年的「停復保」制度。未來無論是出國工作、留學還是移居海外的國人,只要出國超過六個月,將不再享有先行停保、返國再復保的選項。新制度一上路,引發不少長年旅外民眾的不滿,其中一名從上海返台的台商,就因被自動復保而遭健保署要求補繳1萬2千元保費,怒批政府「搶錢」,不過醫師卻反向指出,其實他「已經賺到了」。

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在臉書發文分享這起案例。他提到,該男子兩年前辦理停保,並在中國生活多年,期間幾乎未使用當地醫療資源。日前返台時,他想重新啟用健保,卻被告知早已在入境當下自動「復保」,而這段期間累計下來,需補繳約1萬2千元的健保費。男子聽聞後情緒激動,批評政府毫無事先通知、還以行政命令強制補繳,根本是趁火打劫。

然而陳志金則指出,這名男子其實是「撿到便宜」。他解釋,過去「停復保」制度設計讓不少人鑽漏洞,只要出國滿半年,就可暫停保險,不需繳費;而當他們真正需要就醫時,再回國辦理復保,就可馬上享用台灣優質又低廉的醫療資源。不少人甚至在海外完全沒繳費,卻能在回國時立刻動手術、住院治療,這種情況對整體健保財務無疑是不小的壓力。

新制度實施後,健保署會在民眾入境時自動判定復保,不再提供「等你需要才復保」的空間。也因此這位男子補繳的費用,其實僅限於入境後系統自動復保起算的那幾個月,並非補繳過去兩年所有費用。從這點看來,陳志金認為他其實還「佔了便宜」。

這場制度變革,其實起因於一樁訴訟案。早年有位李姓女子返台後自動復保,但因未使用健保資源而拒繳1498元保費,進而提起訴訟並聲請釋憲。她認為「沒使用就不該繳費」,引發關於健保公平性與使用者付費的法律爭議。最終司法院大法官認定「停復保」制度違憲,促使衛福部決定不再進行修法補強,而是選擇直接全面廢除這項制度。

衛福部指出,新制上路後,健保署每年將可增加23.6億元保費收入,有助於緩解健保財務壓力,也更能維護制度的公平性。未來民眾無論是否出國,只要符合國保資格,就需持續參與健保與繳費。對長年旅外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項結構性改變,勢必需要時間適應。

而醫界多數人士則認為,這樣的改革雖難免讓部分人一時無法接受,但從公平與永續角度出發,確實有其必要性。畢竟健保不是單純的「付多少、用多少」,而是一種「共同風險分擔」的社會保險機制,若人人都等有需要時才回來繳費、用資源,健保制度終將無法持續運作。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