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解析:川普關稅戰未能逼北京讓步?北京根本沒必要退縮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期間掀起激烈關稅戰,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意圖迫使北京讓步。但數年過去,中國至今未對美方施壓做出重大退讓,引發外界關注。英國《BBC》最新評論指出,北京不但有眾多因應選項,更在國際舞台積極拓展貿易盟友,讓這場貿易攻防戰的天平未如川普所預期般傾向美方。

《BBC》駐中國記者麥迪文(Stephen McDonell)撰文指出,川普政府當年自信地宣稱,對中國祭出高額關稅即可逼其屈服,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中國不僅未讓步,還展開對等報復,將部分美國商品關稅拉高至125%,展現「奉陪到底」的態度。

更重要的是,北京當局一直深知,單靠施壓無法改變中國立場。麥迪文指出,中國領導層公開表示不會向「惡霸」低頭,而這並非只是政治口號。事實上,中國比起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籌碼和資源來撐住這場消耗戰。

儘管中國近年經濟面臨挑戰,包括房地產市場危機、地方債務攀升與青年失業等問題,北京仍未因此在對美談判中示弱,反而加緊布局國際合作,試圖削弱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

就在本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到訪的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明確表態中國與歐盟應「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為」。桑傑士則回應指出,美中貿易衝突不該妨礙中歐合作,顯示中國在歐洲外交布局上頗有進展。

同時,中國與歐盟正協商取消對中國汽車加徵的關稅,改以設定最低價格門檻,避免低價傾銷之虞,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

除歐盟外,習近平本週也出訪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同樣在川普關稅戰中受創。藉由深化區域經濟合作,中國試圖打造另一個不依賴美國市場的出口環境。

此外,北京高層近期還與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印度等全球南方國家密切往來,推動更廣泛的貿易夥伴關係,強化「去美化」戰略。

麥迪文認為,中美雙方的關稅戰演變至今,實質效果逐漸弱化,更多時候只是政治姿態的象徵。雖然高額關稅確實對雙邊貿易造成衝擊,但中國藉由多元化市場與國際合作,在這場博弈中未見明顯劣勢。

總結來說,儘管川普政府原以關稅為武器,試圖單方面改變中國行為,但北京不但撐過壓力,還藉機擴張自身國際影響力。《BBC》評論直言:「北京不需要退讓,因為它還有選項,而且很多。」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