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出重手,「在美生產晶片」課徵125%重稅!台廠或迎來轉單商機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一項新規定,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了震撼影響。根據新的規範,「積體電路」的原產地認定將根據四位稅則號的變動原則,並且以晶圓流片地(Tape Out)作為原產地的認定標準。這一政策改變將使得在美國生產的晶片面臨高達125%的重稅,對美國業者而言是一大打擊。然而,這也為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尤其是聯電、世界先進等業者,帶來了可能的轉單商機。

根據Tom’s Hardware的報導,這項新規將直接影響到美國的晶片大廠,如英特爾、格芯和德州儀器等。這些企業的晶片若想進口中國,將會遭遇到125%的懲罰性關稅。而另一方面,像超微(AMD)、輝達(NVIDIA)和高通(Qualcomm)等美國晶片公司,若將晶圓製造外包給台灣的晶圓代工廠,則可以免除中國對美國製造晶片的重稅,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大利好。

工商時報進一步分析,這項政策將使台灣、日本、韓國生產的晶片免於徵收高額關稅,而美國製造的晶片則將被課徵重稅。這一策略對美國大廠如德州儀器將構成嚴重挑戰,儘管該公司在中國成都設有製造基地,但其主要生產仍集中在美國的德州和猶他州。此外,亞德諾半導體(ADI)也受此政策影響,儘管該公司有自家晶圓代工廠位於美國。

專家指出,若美國業者希望繞過高額關稅進口晶片至中國,未來很可能會轉向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如聯電、世界先進等進行晶圓代工。根據IC設計公司透露,若要轉換代工廠,將需要重新進行流片,這對於那些迫切需要降低成本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儘管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有90天的緩衝期,但對於許多組裝廠商而言,這樣的時間壓力可能無法等到所有流程完成。因此,最快的方式是由第二供應鏈中的IC業者來補上。

總體來看,這項新規不僅精確地打擊了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生產商,也給予台灣半導體廠商新的商機。隨著全球市場對晶片需求的增長,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如聯電、世界先進、台積電等,將有望成為全球晶圓代工的主要承包商,迎來更多的訂單與機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