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生產線難脫離中國?!庫克在美國建廠承諾恐又成空話

蘋果執行長Tim Cook再度面對川普施壓,承諾要在美國投資、建廠、生產iPhone,看似展現「配合到底」的誠意,但外界早已看穿這套劇本,熟悉蘋果的人直言:這可能又是一場曠日費時的「空頭支票」秀。

2016年川普首次入主白宮時,Cook就是靠著頻頻接觸與禮貌應對,讓川普對蘋果放行、關稅豁免、還說出「Tim承諾要蓋3座漂亮工廠」的名句。結果四年任期過去,廠房一間都沒影,蘋果照舊在中國生產,甚至和中國供應鏈綁得更緊。

如今川普捲土重來,庫克再度出馬承諾「未來五年投資5000億美元」,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Patrick McGee冷靜分析:蘋果要搬走中國產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畢竟目前全球九成iPhone仍在中國製造,這背後是25年累積的技術、人力、設備與產業鏈,不是撒幾百億就能一夜搬家。

若真把iPhone移到美國生產?光是成本可能暴增3倍,一支手機賣你3500美元起跳都算客氣。更不用說,美國目前根本沒有大規模製造蘋果產品所需的人口與基礎設施。粗估若想完整複製中國的生產規模,得動員3到5億人,相當於美國總人口都下場裝手機。

這一回,庫克除了「金口再開」,還捐了100萬美元給川普的就職典禮。川普也照本宣科,把這當作「美國優先」政策奏效的證據。然而熟悉蘋果操作模式的人卻認為,這根本是歷史重演——用承諾換喘息空間,繼續讓中國維持全球最大的組裝基地。

事實上,2012到2023年間,蘋果與中國的合作反而更加緊密。其供應商名單中的中國企業數量翻了兩倍,達到52家,美國與台灣的合作夥伴則逐漸邊緣化。蘋果甚至成了推動中國科技供應鏈壯大的推手。

如今川普聲勢看漲,態度比上次更強硬,對蘋果提出更嚴格的關稅施壓。而蘋果股價也自去年底高點以來蒸發超過1兆美元,風雨欲來。

這一次,庫克或許還能繼續把部分組裝轉往印度、越南,但真正關鍵、技術含量高的製程,依舊得靠中國。這場「想脫中、卻離不開」的拉鋸戰,蘋果恐怕還得演上好幾回。

文章最後也不客氣點出:若川普這次再被庫克唬住,那他真的是「沒學到教訓」。只不過,川普一向重形式勝過本質,就算再上當一次,也不算意外。至於庫克這次能不能再次成功拖過四年?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把握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