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最強反擊來了!125%關稅祭出戰略王牌,外媒驚問:川普撐得住嗎?

中美貿易戰再度白熱化。美國總統川普10日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調高關稅至145%,火藥味十足。而中國則在隔日強勢反擊,宣布針對美國商品加徵最高125%的報復性關稅。這不只是關稅數字的較勁,更被視為中方祭出「戰略王牌」,要與美國硬碰硬到底。

外媒分析,川普這回將貿易戰矛頭集中對準中國,幾乎可說是「單一國家作戰模式」。而北京也早已不是第一次迎戰。CNN引述專家指出,中國領導階層早在川普前一任任期內,就開始為可能的經濟脫鉤與長期對抗進行備戰,這一輪反制並非倉促應對,而是計畫中的一環。

北京的立場非常明確——絕不在美方壓力下低頭。習近平政府將這場對抗視為維護國家利益與主權的關鍵戰役,並利用國內升溫的民族主義氛圍強化對外姿態。報導指出,這種民族情緒正好與北京的對美策略形成共鳴,使得中國政府在談判桌上擁有更多政治空間。

雖然中國曾多次表示願意對話解決分歧,但面對川普連番加碼,北京逐漸看清對方「缺乏談判誠意」。專家表示,中國的下一步,不僅是反擊,也是藉此轉化壓力,鞏固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德國智庫 MERICS 的經濟學者 Jacob Gunter 分析認為,習近平早就公開表示,中國要為未來與美國及其盟國的「長期對抗」做好準備,現在這場加稅風暴,不過是戰略對抗的一次前哨戰罷了。

不過這場關稅戰,對雙方來說都不是毫無代價。摩根大通預估,川普政府加徵的關稅,等同於美國消費者將在未來幾年額外支付約8,600億美元(約28兆台幣)的商品費用,相當於變相徵收一筆「全民隱形稅」。

對中國來說,情況同樣嚴峻。大規模外資撤離、工廠轉移、供應鏈重組,讓原本利潤就不高的出口企業壓力倍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中國問題學者 Victor Shih 指出,這波衝擊可能導致中國部分產業出現破產潮與失業潮,美國對中國出口甚至可能「接近歸零」。

不過北京政府與美國政界不同之處在於,中國領導人無需面對選民壓力,能更靈活地操作政策與承擔短期陣痛。這也使得中方更有本錢打長期戰。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 Scott Kennedy 就指出,美國單方面施壓不太可能擊垮中國經濟。雖然華府很少承認,但北京強調「美國無法封鎖中國」的說法,並非完全沒有根據。

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博弈,顯然已超越貿易範疇,成為全面對抗格局的一部分。而川普是否真有本錢打一場「耗時耗力的關稅大戰」,已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