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到地上「5秒內撿起來」能吃?科學實驗結果太震撼
當你看到食物掉到地上,有沒有在心裡默念:「五秒內撿起來,應該還能吃吧」?這句「5秒原則」幾乎是人人都聽過的生活迷思,彷彿在時間內撿起來就能自動避免細菌污染。然而,現實恐怕沒這麼美好。美國一位資深品管分析師Nicholas Aicher最近實際做了實驗,將這條都市傳說推上了TikTok,還附上了實驗畫面,結果讓人不寒而慄。
Aicher把各種食物掉落在地上,分別在1秒、5秒、10秒、20秒、30秒和60秒後撿起來,再放入培養皿中觀察細菌繁殖狀況。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即便只是短短1秒,食物表面依然開始長出白色的細菌痕跡。這代表細菌幾乎是「瞬間轉移」,只要一接觸地面就開始附著。更有趣的是,5秒與60秒的樣本在細菌量上竟然沒有明顯差異,顯示出「時間長短」根本不是影響污染程度的絕對關鍵。
Aicher在影片中一邊展示結果,一邊無奈表示:「看來,即使是0秒都太久了。」他甚至不小心打翻了培養皿,導致部分樣本中的細菌黏到了桌面,進一步顯示這些看不見的微生物是如何快速擴散的。
這支實驗影片目前已突破百萬觀看數,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笑說自己從小遵守5秒法則也沒事,還有人打趣表示:「我會假裝沒看到,那這樣就不算掉在地上啦!」不過也有人看到細菌培養的結果後直呼:「以後掉在地上的東西,再好吃都不敢碰了。」
但這件事真的不只是噁心或潔癖的問題。其實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地板,不論是家中磁磚、木地板,還是看起來乾淨的廚房檯面,都有可能潛藏細菌,像是沙門氏菌或李斯特菌這些常見的病原體。一旦這些細菌接觸到食物,就可能開始迅速繁殖,導致食物污染。更糟的是,它們不只是單純讓你拉肚子而已。沙門氏菌可能引起傷寒與嚴重腸胃炎,李斯特菌甚至可能造成敗血症或腦膜炎,對孕婦、老人與免疫力低下的人威脅尤其大。
更詭異的是,這些病菌進入體內後,未必馬上發病。有些會在24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胃痛、噁心、頭痛、發燒、腹瀉等,有些則要好幾天甚至一週後才爆發,增加判斷難度。有些重症還可能影響呼吸系統,引發胸痛、皮疹等全身性反應。
雖然Aicher的實驗設計仍有被部分網友質疑,像是他沒有設立「僅暴露於空氣中」的對照組樣本,也沒有具體說明細菌培養的天數與環境條件,但就結果而言,已經足以推翻「五秒內撿起來就乾淨」的美好幻想。這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環境和細菌轉移的速度問題。
因此,下次當你食物不小心掉到地上時,與其快速撿起來用衣角擦一擦安慰自己「沒事啦」,不如重新思考這個行為背後潛藏的風險。畢竟你看不見的細菌,正在你不知不覺中對你的健康發起挑戰。而當選擇只是一口食物和一次可能的腸胃炎之間,多數人可能還是寧願丟掉食物、保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