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殺風暴」真的來了?美國債務上限+減稅新變數,引爆股債匯市場高度警戒

美國金融市場風暴有可能捲土重來?近期市場焦點不再只集中在關稅戰,而是轉向美國國內的預算與債務政策變化。專家警告,一旦美國政府在債務上限與減稅政策上快速推進,恐將引爆股市、債市與匯市的連鎖震盪,形成新一波「3殺風暴」,比關稅戰還更具殺傷力。

德意志銀行分析指出,市場如今的核心風險並不在貿易戰,而是美國財政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美國政府計畫推動大規模減稅與擴張性融資,這將深刻影響美國國債殖利率的走勢。若未來國會通過調高債務上限,將允許美國財政部重新發行先前因上限受限而暫停的龐大國債數量,這可能成為市場劇烈波動的導火線。

德銀進一步指出,當前大量對沖基金與機構投資人熱衷進行「美債基差套利交易」,即同時買進現貨債券、做空期貨債券,從中賺取期限與價格差。然而,一旦債券供給激增、殖利率上升,將可能引發大規模平倉潮。這類交易本身槓桿極高,若無法即時反應,將造成股市、債市與匯市同步遭受衝擊,出現所謂「3殺」格局。

上周末,美國參議院通過預算協調機制改革,使得共和黨在未來可以以簡單多數方式加速通過川普政府的政策法案,尤其是減稅與政府開支方案。根據計畫,美國將可能進一步擴大減稅規模,同時調高債務上限5千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兆元)。這樣的組合,不僅衝擊債市信心,也使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任產生裂痕。

財經觀察家指出,這種政策動作等同「一手減稅、一手狂借錢」,在短期內雖可能激勵經濟成長數據,但卻也放大了金融市場對通膨與資金流動性的擔憂。尤其是機構投資人與避險基金,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動時,會傾向迅速調整部位,進一步加劇波動。

事實上,2020年3月就曾爆發一波美債基差套利的全面平倉潮,當時因市場恐慌、資金鏈斷裂,導致美債價格劇烈波動、美元快速升值,美股亦連日熔斷,成為疫情前最劇烈的一次金融風暴。

如今,類似的交易結構仍廣泛存在市場中,當前只是「引信」尚未點燃。一旦美國財政部釋出大量新債、殖利率快速跳升,對沖基金為止損而大量拋售債券或平倉部位,將可能引爆又一場全面金融震盪。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美國資金市場的動盪將直接牽動資金流向與匯率穩定,尤其新興市場如台灣、南韓、東南亞,對資本流入依賴度較高,一旦美元走強、資金回流美國,將可能面臨資產價格下修與匯率壓力,對出口導向型經濟形成雙重打擊。

綜合各方觀察,這場潛在的「3殺風暴」或許尚未真正爆發,但市場早已神經緊繃。專家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美國國會對減稅與債務上限的最新進展,以及美債殖利率與資金市場的變化,因為這才是真正決定接下來半年全球金融市場走向的關鍵。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