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重稅重傷新南向!媒體人轟民進黨:親美換來關稅、還好意思甩鍋?
台灣汽車出口遭美方課徵32%「對等關稅」,掀起輿論海嘯。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不只重傷國產車產業,更讓民進黨多年來力推的「新南向政策」顯得形同虛設。面對產業界憂心忡忡,政院卻只簡單回應「遺憾」、宣布追加880億產業補助,外界質疑:這樣的處理態度,是不是太敷衍了?
媒體人謝國安就在臉書開砲,直言這次重稅根本是民進黨「親美戰略破產」的縮影。他指出,從蔡英文政府時代開始,民進黨就高喊親美、深化台美關係,軍購簽了、美豬進了、台積電也赴美設廠了,結果川普一句話,台灣車廠就要吞下32%的關稅重擊。「那過去這些『投名狀』到底換到了什麼?」謝國安說,這不叫對等,這叫「吃虧當作乖」。
他更批評執政黨在關鍵時刻毫無章法,總統與行政院長只在社群網站發文,完全沒有出面安撫民心,也沒有明確對策。「副總統吃潤餅,行政院則是開了一場像悲劇的記者會,然後就拿880億特別預算打發過去,之前還叫人民『可以安心睡』,現在是睡不著了吧?」
而針對產業補助,謝國安質疑,「補助再多,能補得回被砍掉的外銷競爭力嗎?32%是結構性問題,不是撒錢就能解的危機。」
這波美方重稅也讓外界重新檢視民進黨執政以來的「新南向政策」。從2016年推動至今,這項政策原本旨在分散對中依賴,強化與東南亞、南亞等國的經貿往來,但實際成果常被質疑「雷聲大雨點小」。如今美國一腳踢下來,讓台灣在中美之間兩面不討好,等於把新南向的核心戰略打得稀巴爛。
謝國安直言,川普雖然是變數極大的政治人物,但從台灣角度來看,這根本是「軟土深掘」的極致案例:「我們選邊站選得那麼明確,結果不只沒被當盟友,反而被當提款機。」他諷刺說,「台積電送了、軍購買了、美豬也吞了,現在還被課32%稅,民進黨怎麼還好意思出來講『補助產業』就能解決?」
他進一步指出,當前民進黨不僅無力談判,還把矛頭轉向國內業者,像是把矛頭指向裕隆汽車,彷彿一切都是企業不爭氣造成的。「國產車又不只有裕隆,汽車貨物稅這種歷史遺毒,在民進黨完全執政這麼多年來,也沒見你們想改革,出了事現在才來怪企業?」
謝國安最後強調,不論是親美、還是自主、還是另闢經貿路線,政府總得拿出一個方向來,不能只會在危機發生後才開預算、甩鍋、轉移焦點。他說:「我們不是不能親美,但至少親得有價值、有策略;而不是讓台灣變成國際談判桌上的犧牲品。」
一句話總結:「跪舔也好、硬起來也好,民進黨政府到底有沒有一個『有用』的方向?還是只會繼續怪前朝、怪在野黨、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