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男實測5招降血脂,30天內壞膽固醇驟降一半
高血脂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因為不會立即出現不適,往往容易被忽視。然而,一名39歲男子透過簡單的生活調整,在短短一個月內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從187mg/dl降至90mg/dl,效果驚人。
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分享這名患者的案例。該名男子旅居美國,回台檢查時發現總膽固醇高達272mg/dl(標準值200以下)、三酸甘油酯205mg/dl(標準值25~15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高達187mg/dl(標準值130以下),數值已達需要服藥的標準。
為了改善血脂,他決心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採取以下五大策略:
-
規律運動——每天進行慢跑與桌球運動。
-
減少紅肉攝取——幾乎不吃豬肉、牛肉,改以白肉為主。
-
增加魚類攝取——多喝魚湯,並在湯中加入洋蔥。
-
多吃降膽固醇食物——每日大量食用洋蔥與木耳。
-
控制晚餐份量——減少晚餐攝取量,早午餐則適量進食至六七分飽。
一個月後,他的血脂數據大幅改善,總膽固醇降至161mg/dl,三酸甘油酯降至55mg/dl,壞膽固醇更是驚人地降至90mg/dl,等同於減少了一半。
陳冠任指出,想要控制血脂,飲食選擇至關重要,例如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白蘿蔔)有助於降低血管阻塞風險,而番茄、木耳則能有效降膽固醇。油脂的選擇應以橄欖油、芥花油等植物油為主,並避免椰子油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以減少對心血管的負擔。
這名患者的成功案例證明,透過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即使短時間內也能有效改善血脂問題,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