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摺太久沒補登會後悔?網曝「一關鍵後果」:到時哭都來不及

現在許多人習慣透過手機或網銀查看帳戶餘額,實體存摺似乎越來越少人使用,不少人甚至好幾年沒「補登」過。不過一名男子近日分享親身經歷,直言郵局存摺一旦累積超過100筆未補登交易,系統會自動「強制彙總」為一筆紀錄,導致原本詳細的收支明細全數「合併」,讓他當場傻眼,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補登真的不能偷懶!」

這位男子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長期使用郵局帳戶處理日常收支,但因為覺得實體存摺不再那麼重要,加上已習慣用網銀查餘額,因此好一段時間都沒去補登。結果某天到郵局補登時,發現帳面上出現一筆「彙總登摺」的紀錄,代表過去100筆交易全部被系統自動整併,無法再逐筆查詢。

讓他更困擾的是,由於常有帳戶交易,導致存摺頁數迅速被刷滿,還得頻繁更換新本,覺得既浪費紙張又不環保。他不禁質疑:「都已經是數位時代了,還要刷本子,是不是太老派?」

不過,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現身說法,認為男子的抱怨「不無道理」,但提醒他這規定其實早就存在,只是很多人沒遇到過。

「對啊,郵局是累積100筆沒刷就會自動合併成一筆,刷本子才有明細,不然只會看到『彙總』。」
「我之前辦信用卡被要求提供近6個月存摺紀錄,結果我存摺都沒刷,合併後變成一筆,人家根本看不出薪資進帳紀錄,差點辦不下來。」
「一年以上的交易明細,網銀也查不到,只能去櫃台調閱,還要花100元費用,超麻煩。」
「雖然數位方便,但某些情況真的還是需要紙本證明。」

更有一名自稱郵局行員的網友留言指出,郵局系統電腦只保留15年的資料,她曾經接待一位民眾想查亡父的匯款記錄,但因當時未刷簿子補登、系統也找不到明細,只能無奈作罷。她強調:「重要交易最好當下就補登,否則以後真的查不到,會很後悔。」

根據中華郵政官網公告,一旦存摺帳戶的未補登筆數累積達100筆,系統會自動進行「彙總登摺」,也就是將這些交易整併為1筆記錄。雖然這在帳戶管理上是一種簡化機制,但對於需要明細作為證明的民眾來說,卻可能帶來極大不便。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