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地位不保?川普為何狂打「弱勢美元」原因一次看!

當川普再度高喊「弱勢美元萬歲」,外界或許只當作他一貫的反建制語言風格,但在金融與政治圈內,這其實是他長期試圖改寫美國經濟體制、挑戰聯準會獨立性的延續策略。

川普與聯準會的齟齬並非新鮮事。早在2018年,他就公開批評聯準會升息破壞經濟成長,並指名道姓不滿主席Jerome Powell的決策。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並不諱言想將聯準會「收編」,讓其從一個獨立運作的中央銀行,轉為更直接服務於白宮政策目標的機構。這個意圖若落實,將終結美國自1913年以來維持的貨幣政策獨立性。

哈佛甘迺迪學院教授Jason Furman指出,若聯準會被政治化,美國經濟將失去「最後的理性防線」,而全世界對美元的信心也將大打折扣。這絕非危言聳聽,因為美元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不只是因為美國經濟規模,更因為它背後的制度穩定與貨幣政策透明。

但川普的經濟思維一向走的是「美國優先」的路線。在他眼中,強勢美元雖象徵國力,但卻犧牲了出口競爭力與製造業基礎。他堅信「弱勢美元+高關稅」的組合,才是重建美國產業的核心戰略。這也解釋了他過去四年中屢次試圖干預美元匯率、施壓聯準會降息,甚至在白宮內部討論是否要實施貨幣干預行動。

這種「美元貶值換增長」的思維,在川普與他團隊中頗有市場。副手JD Vance甚至直言,強勢美元只是讓美國人更容易買中國便宜貨,反而讓國內製造業受創。他認為,美元該貶、製造要回流,這才是真正的「讓美國再次偉大」。

更讓人憂心的是,川普可能用這套貨幣觀來處理美國龐大的國債問題。目前美國聯邦債務已突破36.7兆美元,占GDP比重達122%,市場對於其可持續性早已緊張不安。川普陣營有人主張,若能以美元通膨來「稀釋」債務,將能有效減輕償還壓力。雖然這在技術上不是違約,但無異於向債權人宣告:你拿回的錢不值錢了。

布魯金斯研究所警告,這樣的策略將嚴重損害美國信用評等,未來發債成本勢必飆升,甚至引爆國際資本逃離潮,屆時不只美元受害,整體美國金融體系都將陷入信任危機。

總而言之,川普的經濟主張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場系統性的制度鬆動與主導權爭奪戰。他不只想讓美元貶值、壓低利率,更想讓貨幣政策為總統命令所用。這不只攸關2024年大選結果,更關係到全球金融秩序是否還能維持中立與穩定。川普回歸,或許不只是政治上的逆襲,而是經濟體制的重新定義。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