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協商破局!南韓正式被列入「敏感國家名單」 科技合作恐受限
儘管南韓政府近期積極與美方溝通,試圖化解爭議,但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美國能源部對南韓的「敏感國家」指定已於美東時間4月15日正式生效。這項決定意味著南韓在與美國的科技、產業及研究合作中,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與限制。
事情起源於美國能源部去年一份內部報告。一名承包商涉嫌試圖攜帶核子反應爐設計軟體前往南韓,並與不具名的外國政府接觸。事件曝光後,該名員工遭到解雇並接受調查。而這起事件也被外界解讀為美方將南韓納入「敏感及其他指定國家名單(SCL)」的導火線之一。
根據CNN報導,美國能源部指出,此項指定早在拜登政府任期尾聲便已決定,理由還包括南韓近年國內政治情勢不穩,如有官員曾討論發展核武,以及2023年底爆發的戒嚴令相關爭議。
對於被列入SCL名單一事,南韓外交部強調已與美國政府,特別是能源部方面展開多輪磋商,雙方也同意透過正當程序盡快解決爭議。不過,南韓外交部坦言,這項程序將「仍需時間」,暗示短期內難有突破進展。
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目前被列為SCL名單中的「最低等級」,與北韓、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等國同屬此名單。儘管美國能源部聲稱,該名單「不會影響目前或未來的研發合作」,但外界普遍憂心,韓美之間的科技、產業乃至高等教育領域合作,恐將因此出現實質障礙。
更引人關注的是,美國至今未曾通知南韓將撤回該項指定,顯示南韓正式成為SCL名單一員已是定局。美國能源部至今對相關質疑未作出公開回應。
這場風波為韓美關係投下變數,也凸顯出在國際戰略環境快速變化之下,科技與安全議題之間的界線正日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