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硬碰硬!CNN:貿易戰主導權在北京,3大戰略領域持續推進
當前美中貿易戰局勢依舊僵持不下,雙方領導人川普與習近平互不示弱,談判僵局已超過數月。CNN的分析指出,這場全球矚目的經濟對峙背後,不僅是政策與關稅的拉鋸,更是一場領導人意志的博弈,而眼下的主動權,其實悄悄轉移至中方手中。
根據CNN引述白宮高層消息,美方目前無意主動與北京接觸,川普已向幕僚明確表示,只有在中方率先釋出善意的情況下,他才會考慮開啟高層溝通。這段時間以來,白宮已向北京反覆傳達這項立場,甚至明言若中方願主動提出通話請求,美方會積極回應。但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至今仍未安排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直接通話,顯示習近平對主動釋出善意一事持保留態度。
報導指出,習近平之所以遲遲不願主動接觸,部分原因在於他不希望被國內或國際社會視為處於劣勢,這讓川普設想中的「大協議」難以推進。川普希望藉由這項協議同時處理多項議題,包括擴大美國對中出口、遏止芬太尼原料的流通,以及重新規範TikTok在美國的經營權結構。但迄今為止,這些構想始終停留在美方單方面的規劃階段。
雙方的僵局,也反映出兩國外交文化的巨大差異。川普習慣直來直往、迅速決策,北京則偏好經過嚴謹安排的程序,尤其是涉及最高領導人的溝通。有消息指出,中方更傾向於先透過幕僚層級的「預溝通」確認基礎,再考慮高層互動。甚至在過去拜登執政期間,習近平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之間建立的非正式溝通管道,也未能在川普政府重啟。
此外,美方對中方的潛在代表人選也抱持懷疑態度,特別是不願接受由中國外長王毅擔任主要對話窗口,認為他與習近平關係不夠密切,無法充分代表中方的真正立場。川普團隊甚至向中方提出了一份具體名單,列出他們願意接觸的高層人士,但迄今未獲任何積極回應。
在缺乏正式高層對話的情況下,兩國外交互動僅止於駐美大使之間的有限溝通,無法真正推動實質進展。雖然川普對透過較低層級推進會談並不反對,但也強調他會親自決定何時啟動高層談判。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任哈塞特就曾在電視訪談中明言,川普「會決定這場對話何時開始」,語氣中透露出強硬與掌控慾。
但在美方堅持強硬立場的同時,中方則表達不同看法。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公開指出,「對話的大門一直敞開」,但前提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警告若美方繼續以對抗、威脅與施壓方式對待,中方將奉陪到底。這也顯示北京不會在毫無保證的情況下輕易讓步。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兩國高層關係處於冰點,但北京仍試圖透過非正式方式與川普政府建立聯繫,包括藉由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企業界人士作為橋樑。據傳,中方曾希望利用馬斯克的影響力,成為雙方的潛在中介人,開啟溝通窗口,但相關努力尚未見成果。
另一方面,中國也曾考慮對在華經營的美國企業進行報復,如蘋果、特斯拉、星巴克等,但最終因擔心國內消費者反彈與削弱潛在高層溝通管道,選擇暫緩行動。
前白宮官員波廷傑與托賓曾在《自由新聞報》撰文形容當前的美中關係是一場「混亂的分手」與「零和競爭」,他們指出,中美雖實力相當,但戰略目標截然不同。川普或許在貿易戰場上搶得聲勢,但習近平則在人工智慧、先進製造、以及奪取台灣所需的軍事實力等關鍵領域悄悄累積優勢。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將決定全球未來數十年的格局。雙方目前雖仍維持幕僚層級的低度聯繫,但沒有領導人出面打破僵局,一切仍停留在「誰先讓步」的心理戰階段,下一步棋,誰能搶得先機,全球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