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亂鬥!「這5國」可能最快達協議,多檔潛力股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貿易夥伴再度出手,宣布新一輪大規模關稅措施,一時間讓全球市場陷入不安與混亂。對企業而言,供應鏈重新配置、產品成本上升壓力倍增;對投資人來說,則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新的方向。不過,投資銀行Jefferies認為,儘管風暴來襲,仍有可能出現意外的轉機,甚至為部分企業帶來實質利多。

Jefferies永續與轉型策略主管Aniket Shah表示,儘管美國這次的關稅政策聲勢浩大,但川普政府也有意與特定貿易夥伴展開談判,最快幾天內就可能釋出首波協議訊號。他指出,目前已有多達70個國家表達談判意願,雖然名單中不包括中國,但從白宮的態度來看,重啟協商的大門仍然敞開。據傳,歐盟也正加強對北京施壓,試圖緩解中國在此波關稅行動中所受的衝擊。

在這波潛在談判中,最被看好能與美國迅速達成協議的國家包括英國、日本、越南、印度與柬埔寨。這些國家不僅與美方在經濟上有高度依賴與互補性,部分國家更在地緣政治上與美國關係密切,因此成為首批協議可能對象。Jefferies也同步針對與這些國家供應鏈或客戶關係密切的企業進行分析,認為若談判成功,這些企業將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以Nike、VF與Tapestry等知名服飾品牌為例,其供應鏈大量依賴越南與柬埔寨的生產基地,Nike甚至有超過一半的鞋款來自越南。若關稅協議順利簽訂,這些公司能有效避開加徵成本,不僅利潤結構獲得改善,還能提升價格競爭力。類似情況也出現在Gap與Abercrombie & Fitch身上,兩者從越南取得的商品比例分別高達全球採購中的關鍵份額。

除了服飾業,航空與高科技製造業也可能從中受惠。波音目前在英國、日本與印度皆有生產或銷售據點,若談判有成,可望減輕供應鏈壓力、提升產能效率;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在越南與印度設有生產線,兩地合計占其全球產能達三成,協議若落實,將為其擴產計畫帶來實質幫助。就連電商龍頭亞馬遜也在此次名單中,因其銷售比重中有超過一成來自英國與日本,區域市場的穩定對其業績具有實質影響。

至於醫療器材領域,如Cooper與Waters也分別在英國與日本深耕多年;半導體公司如Allegro與Lattice,以及專注於航空零組件的Howmet Aerospace,也因與日本有高度業務往來,而被視為協議達成後的潛在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除了是重要的製造與消費市場外,也與美國在軍事與能源領域有深度合作。據估計,到2030年前,印度將占波音交付量的高個位數百分比;另外,印度作為全球冶金煤的重要買家,其購買量占全球海運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這也讓如Warrior Met Coal這類企業,有望迎來訂單與股價的雙重利多。

當然,這些協議最終是否能成形、何時成形,目前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Jefferies提醒,川普政府目標是從根本上重塑全球貿易架構,若談判進展不如預期,恐被視為戰略失敗。不過,Raymond James的政策分析師Ed Mills則補充,就算短期內無法大規模推進協議,市場也可能因其他政策刺激(如減稅)而出現反彈契機。而一旦有任何關於「關稅休兵」的消息傳出,與上述國家與產業關聯密切的股票,將可能出現搶先表態、快速拉升的走勢。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