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省時間男大生天天吃「超商1組合」,4個月慘洗腎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靠超商」早已成為不少學生與上班族的日常選項。但你有想過,這樣的便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代價嗎?

營養師許瓊月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一名20多歲的大學生,為了準備考試方便省時,連續4個月每天有兩餐都是「麵包加牛奶」的超商組合,結果不到半年,腎功能惡化到必須洗腎。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原本雖然有先天性的腎功能異常,但長年追蹤都還算穩定,卻因這段密集的飲食選擇,直接推進了病程的快轉鍵。

許瓊月指出,一般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只要飲食控制得宜,發展到需要洗腎可能還有五到十年的緩衝期。但這名男大生在短短四個月內就被送上洗腎之路,問題正出在他反覆攝取的那「看似無害」的組合:麵包與牛奶。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市售麵包為了口感鬆軟,常添加磷酸鹽,這讓磷含量偏高,同時麵包本身也多為高鈉食物,這些成分對腎臟本就脆弱的患者來說是雙重壓力。再加上牛奶中的鈣會因為磷過多而影響吸收,表面上看似有補鈣,其實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進一步干擾礦物質平衡。

「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長期當主食、還連續吃幾個月。」許瓊月這樣提醒。

她建議,若真的必須仰賴便利商店,早餐可以選擇鮪魚全麥吐司配無糖黑豆漿,或是燻雞三明治加拿鐵,至少保留全麥纖維、優質蛋白與較低糖分的飲品作搭配。中午或晚餐則可以挑選鐵路便當搭配生菜水果,避開咖哩飯、丼飯、蓋飯這類幾乎都是澱粉的選項。

這起事件也再度提醒我們,「方便」的背後若長期忽略營養內容,最終可能要付出的是健康甚至是生命品質的代價。尤其對原本就有慢性病風險的人來說,三餐怎麼吃,真的不能只看快與飽。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