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恐暴跌38%?分析師驚爆「3大關鍵原因」,這些跡象已浮現

近期金價屢創新高,甚至逼近每盎司3100美元,讓市場看好黃金前景,華爾街多家投資銀行紛紛調高目標價。然而,權威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Jon Mills卻拋出驚人預測,警告黃金恐在未來五年內大跌至1820美元,等於從歷史高點重挫38%,這一說法立即引發市場震動。

3大關鍵因素 恐讓金價急轉直下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Mills點出黃金可能大跌的三大原因,包括供應量增加、需求放緩,以及交易量飆升顯示價格已接近高點,投資人需留意潛在風險。

1. 供應量大增 黃金「越貴越多」

Mills分析,當金價攀高時,開採黃金的商人就會加快生產,導致市場供應量增加,進而拉低金價。他指出:「黃金並不是無限稀缺的資源,只要價格夠高,就會有更多人湧入市場開採,長期來看,這將對金價形成壓力。」

2. 需求恐難持續 央行增持黃金的熱潮降溫

短期內,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與市場避險需求,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但Mills警告,這波需求恐怕難以長久維持。他舉例:「2020年疫情期間,全球經濟動盪,金價一度飆升,但之後迅速回檔,直到2023年底才回到高點。」

此外,世界黃金協會的調查顯示,全球央行對黃金的態度已趨於保守,高達71%的央行預計未來一年內黃金持有量將維持不變或減少,這意味著黃金需求可能降溫,進一步影響價格。

3. 交易量飆升 黃金價格或已見頂

Mills還發現,黃金市場近期的交易量大幅上升,較去年同期成長32%,而歷史數據顯示,當交易量達到高點時,往往是價格轉折點。他提醒投資人:「過去每當市場交易量暴增,金價往往會迎來回檔,這可能是一個警訊。」

金價未來恐面臨修正? 分析師示警:別過度樂觀

Mills強調,現在的金價雖然屢創新高,但不應該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投射到未來,否則可能會面臨巨大風險。他提醒投資人:「過去市場總是會自我調整,當金價偏離基本面過多時,回檔往往來得比預期更快、更猛。」

儘管金價目前仍處於歷史高位,但隨著供需變化、市場情緒轉變,未來是否真的如Mills預測般大跌,仍有待觀察。然而,對投資人而言,無論黃金未來走勢如何,適時評估風險、做好資產配置,始終是投資市場的不變法則。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