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未開盤先打預防針!金管會祭出三大措施穩盤救市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拋出擴大對等關稅政策、台灣名列其中後,國際市場立即出現劇烈反應,亞股重挫、美股波動加劇,台股雖因清明連假尚未開盤,卻難以置身事外。為防止開市後資本市場遭空軍狙擊,金管會今(6)日傍晚宣布三大穩定股市措施,將自4月7日至4月11日實施,主要包括:放寬擔保品規定、限制盤中借券賣出數量、調高融券保證金比率。
金管會表示,自美方釋出對等關稅政策訊息以來,不僅美股承壓,亞洲市場更出現一波大幅度調整,台股雖未同步反映,但連假期間投資人信心受創,市場預期明(7)日開盤極可能面臨大跌壓力。考量目前國際貿易局勢不明朗,對台灣資本市場造成重大不確定性,為避免市場出現過度恐慌與非理性賣壓,有必要提前採取干預措施。
以下為本次穩盤三大措施內容:
一、開放多元擔保品補繳保證金,降低投資人斷頭壓力
為協助投資人應對可能出現的保證金不足問題,金管會開放更多元的擔保品型態,只要經證券商或證券金融公司同意,投資人即可用具市場流動性、能合理評價的資產(如公債、基金、不動產信託受益憑證等)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減少資金壓力並降低強制平倉風險。
二、大幅縮減借券賣出委託上限,壓制空頭操作空間
針對盤中借券賣出,金管會將原先每日最高不超過該股票30日平均成交量30%的限制,驟降至僅3%。此舉將有效壓抑空方透過大量借券打壓股價的空間。不過若為市場造市或避險用途(如認售權證發行、ETF避險、股票選擇權造市等),則可不受此限,兼顧市場流動性與風險控管。
三、調高融券保證金比率至130%,提高放空門檻
為進一步抑制非理性放空行為,金管會將上市與上櫃股票的融券保證金成數從90%提升至130%,使借券放空成本提高、槓桿降低,迫使空頭操作更為謹慎。
金管會強調,這三項措施均屬「預防性穩盤」工具,非針對特定個股,也非長期制度調整,而是因應當前國際情勢急遽變動所做的暫時性安排。官方將密切監控國際金融市場動態與台股實際表現,必要時不排除進一步加碼干預,以維護台灣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與投資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