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會發文求救,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

全台急診室人滿為患,急診醫學會發文指出,今年的急診壅塞情況已達歷史新高,若問題無法得到改善,將可能引發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運作,嚴重影響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

台灣急診醫學會於22日發文表示,當前急診室的壅塞問題前所未見,醫院走廊和診間擠滿患者,甚至出現醫師在走廊替病人插管、照X光等情況。急診醫學會指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住院床位短缺、輕症患者大量湧入急診室、以及近期各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造成急診病人無法及時處理。

急診醫學會分析,病房護理比例和床位調度問題,正加劇急診壅塞,尤其是待床病人無法移至病房,導致急診資源進一步緊張。為了應對眼前的危機,急診醫學會建議,在短期內應該增加急診住院床位的配置,並加強加護病房的資源管理。同時,應增派急診醫護人力,並推動分級醫療以減少急診壅塞。

在長期改革方面,急診醫學會呼籲建立「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並編列公務預備金,以應對突發的醫療需求。醫院間應加強合作,共同解決壅塞問題,並調整健保支付政策,鼓勵醫院在急診高峰期收治病人,以確保病患安全。

此外,急診醫學會還建議推動急診住院替代方案,並設立監測機制以跟踪醫院床位使用情況。推動急診在宅急症照護,讓病人不需住院即可進行治療,這樣不僅能減少急診住院待床,還能降低急診壅塞的風險。

急診醫學會強調,急診壅塞不僅是急診端的問題,還涉及整體醫療體系的運作,應該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及護理人力配置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呼籲政府儘快啟動「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確保醫療體系在突發事件中能快速反應,減少對醫療服務的影響。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