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車票變超大張他傻眼,知情人曝用途:根本德政

自去年12月起,高鐵車票改版,尺寸大幅增加,讓不少旅客驚訝不已。一名男子近日搭乘高鐵時發現新車票變大張,直呼「不好收納,也不環保」,並在社群平台發文,引發熱議。不過,知情網友解釋,這次改版其實是一項「德政」,不僅讓乘車資訊更清楚,還能有效節能減碳。

該名旅客在 Threads 上傳照片,疑惑地表示:「高鐵車票變這麼大,有比較環保嗎?以前剛好能放進皮夾,現在還得對折才能收。」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討論,有人解釋,高鐵車票這次改版,主要是用 QR Code 取代磁條,放大尺寸是為了讓車次、座位等資訊更清楚,特別是方便長輩與遊客閱讀。如果擔心環保問題,旅客可以選擇電子票,透過 高鐵App 購票,不需要紙本車票即可進站乘車。

許多網友留言支持新車票設計:「要環保就買電子票,買紙本票的多是長輩跟觀光客」、「已經用電子票很多年,不知道車票現在長什麼樣」、「手機購票+進站最方便,還省空間」、「新版的車票其實比較環保,而且相對比較節能!」

根據高鐵官方資訊,新式車票從2023年12月11日開始啟用,全面導入 QR Code 取代傳統磁條,乘客可直接掃描 QR Code 通過閘門,無需再插入票卡驗證,不僅提升通關效率,也減少機械耗損與電力消耗。

改版後的車票尺寸較過去放大 1 倍,字體也放大 1.5 倍,確保乘客能更清楚地閱讀票面資訊。而在環保與節能方面,高鐵指出,改版車票使用光學感應技術,每張票過閘門僅需2瓦電力,相比傳統磁票驗票機械運作需耗電 90瓦,大幅降低 98% 能耗,預估 每年可省下超過 10 萬度電,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這項改變也讓不少人直呼是「德政」,既能幫助旅客閱讀資訊,又能降低高鐵系統的能源消耗,可謂一舉兩得。未來,隨著電子票逐漸普及,旅客也能選擇更便利、更環保的乘車方式。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