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綠熱藍冷」情勢將轉變? 羅旺哲:1事後會有反制力道

隨著全台各地12個罷免團體陸續將第一階段的罷免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大罷免運動的風潮持續升溫,引發各界關注。此舉不僅讓政治氣氛變得愈發緊張,也讓藍綠兩黨在如何應對罷免行動上展現出不同的態度。媒體人羅旺哲對此提出分析,認為隨著民眾黨主席補選結果的公布,藍白兩大陣營在罷免問題上的態度將發生改變,並形成一股強大的反制力量,最終有可能改變目前「綠熱藍冷」的局勢。

目前,在大罷免風潮下,藍營的反應顯得相對冷淡。藍營立委如王鴻薇和徐巧芯等人強烈批評民進黨推動的「惡罷」,並指出大規模的選務開支約達12億元,這一數字甚至動用了行政院的第二預備金,對此感到非常不滿。他們認為,這樣的開支無論如何都無法回應選民的需求,且更批評民進黨此舉有可能讓台灣的民主陷入困境。民進黨方面則進行強烈反駁,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國民黨的反應是因為害怕罷免,並質疑其是否連台灣的民主價值都願意放棄。吳思瑤強調,使用12億元應該用來挽救台灣的民主,而非捨不得花費於此。

對此,羅旺哲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指出,民進黨的言辭以及最近賴清德的公開發言,顯示出黨內正試圖透過塑造一種藍白對抗的氣氛來激化局勢。他分析道,綠營的策略是「遍地開花」,即在多個選區同時推動罷免行動,對藍營形成強大壓力。然而,藍營似乎並未完全投入到這場大罷免運動之中。羅旺哲表示,這樣的情況使得藍營內部發出聲音,例如前立委郭正亮和蔡正元等人,他們對藍營在這場運動中的態度表達了不滿,認為藍營未能展現足夠的反應與行動力。

然而,羅旺哲進一步預測,隨著民眾黨主席選舉結果的揭曉,藍白陣營的反制力道將開始顯現,並逐漸改變目前的氣氛。他指出,黃國昌作為民眾黨的新任主席,將會積極發揮影響力,並且在當選後會著手發動自主的對抗行動,挑戰綠營在台灣政治中的優勢。若結合民眾黨的公民力量和國民黨的基本盤,藍白合作將有可能改變目前罷免運動的格局,對民進黨形成有效反制。

昨(15)日,民眾黨進行黨主席補選,結果由代理主席黃國昌以 8903票 大幅擊敗前白委蔡壁如的 360票 成為新任黨主席。黃國昌強調,民進黨已經偏離了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價值觀,而民眾黨將肩負起擁護台灣本土進步政黨的重責大任,並為善良的台灣人民帶來更有力的代表性。黃國昌的勝選被認為是民眾黨進一步凝聚民眾支持的關鍵時刻,也為接下來的罷免運動注入了新的動能。

綜合各方觀點,羅旺哲認為,隨著民眾黨在政治上的逐漸崛起,尤其是在藍白合作下,未來的罷免運動將不再是單一黨派的「綠熱藍冷」局面,而是將展開更為激烈的對抗與反制。這不僅影響到未來的政治格局,也將對台灣的選舉政治帶來深遠的影響。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