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竟與飲食有關?研究揭「新幕後推手」:這2類食物危險

提到肺腺癌,多數人直覺會聯想到吸菸或空氣污染,畢竟這些都是長年以來被公認的高風險因子。不過,最新發表於《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的一項研究,正試圖翻轉這樣的刻板印象。研究指出,就算不抽菸、不暴露在污染環境中,若長期食用高糖、高脂的西式飲食,也可能在無形中替癌細胞鋪好「溫床」,提高罹患肺腺癌的機率。

這項研究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癌症中心的團隊,他們以小鼠為對象,模擬人類常見的高糖高脂飲食型態。結果發現,這類飲食不僅導致肺部細胞內出現異常的肝醣堆積,更讓這些肝醣成為癌細胞最愛的能量來源。癌細胞仿佛得到了專屬糧倉,在肝醣支持下得以無止盡地生長、擴散。

營養師呂美寶也在臉書粉專中對此研究進行解讀。她表示,癌細胞在攝取這些肝醣後,會進一步抑制體內原本負責監控細胞能量平衡的機制,使癌細胞「失去節制」,繼續瘋狂增殖。這不僅顛覆傳統對肺腺癌成因的理解,也讓「吃什麼」的重要性浮上檯面。

進一步來看,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白麵包、蛋糕、含糖飲料等精緻碳水,正是促成這種代謝失衡的主要來源。這類食物容易迅速拉高血糖與胰島素反應,促進肝醣儲存與脂肪生成,在無形之中構築出一個對癌細胞有利的環境。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呂美寶建議,與其單純忌口,不如建立起更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透過規律運動,幫助身體將肝醣有效儲存在肌肉中並加以利用,減少其在肺部與其他器官的異常堆積。此外,挑對碳水來源、減少精緻糖分的攝取,也有助於降低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

她強調,預防肺腺癌不能只靠不吸菸、不接觸油煙,飲食才是真正從日常生活中可以主動控制的關鍵。別再輕忽嘴邊那杯手搖飲、那塊看似無害的甜點,它們可能正是未來健康風險的起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