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掛在「職業工會」要注意!專家示警「2情況」被盯上:年資歸零、保費恐充公
全台約有300萬名勞工透過職業工會加保勞保,這為沒有固定雇主的自由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對於許多人來說,透過工會加保可以彌補沒有固定雇主所帶來的社會保險漏洞,尤其對於那些需要提高未來請領給付或加強勞保薪資的勞工,這樣的安排格外具有吸引力。然而,隨著愈來愈多勞工選擇同時透過公司和工會進行「雙邊加保」,這樣的行為現在卻可能踩到勞保局的紅線,引發了勞保局的高度關注與監控。
勞保達人張秘書最近在直播中透露,勞保局的查核力度已經加強,並且不僅僅是針對雙邊加保的勞工進行一般性審查,而是開始深入探討每一筆加保的合法性。張秘書分享了一個來自台中的案例,該網友多年間一直通過位於雙北的職業工會進行加保,並且近日才在中部地區找到一份正式工作,並由公司依法為其進行勞保加保。然而,這一切並未如預期般順利,勞保局竟然主動發函給該公司,要求確認該員工的上班日期、加保起始日期,甚至詳細詢問是否在員工到職當天就完成了加保。
這樣的查核方式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張秘書也直言自己從未見過如此細緻的審查。勞保局開始針對勞工是否在同一時間段內同時在不同地點加保進行詳細調查,並強調加保的地點必須符合合理性和地理區域性關聯。若發現勞工在兩個不同地方同時加保,則可能會面臨工會投保資格被取消的風險,並且所有過去所繳的保費及年資將無法保留。
這不僅僅是偶發案例,而是代表勞保局開始加強對「雙邊加保」的審查,特別是針對地點和工作性質的合規性。如果勞工的工作地點過於分散,或是工作性質與公司加保內容重疊,則勞保局可能認定該勞工的工會投保資格不符合規範,並取消其資格。
張秘書指出,若勞工是剛從北部遷至中部,並且在確認工作穩定後才計劃退保,這種情況仍然可能被接受,並且可以保留工會的投保年資。然而,若公司回覆顯示該員工早就開始在中部工作,而無法證明其在工會加保的地理關聯,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引發勞保局對工會投保年資的質疑,並最終導致年資歸零的結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勞保局對於工作性質的要求也愈發嚴格。若勞工的工作內容與其在工會投保的職業類別相同,就可能被視為規避制度的行為。舉例來說,如果一名電子公司員工同時加入了電子相關的職業工會進行加保,這顯然不符合「無固定雇主」的條件。根據規定,職業工會的加保對象應該是從事兼職或無固定雇主的勞工,並且所從事的工作應該與其正式工作性質無關,如業餘時間的手工藝品製作、外送工作等。
張秘書特別提醒,隨著勞保局查核力度加強,尤其對「異地加保」和「重複工作性質」的情況愈加重視,勞工們必須謹慎檢視自己的勞保資格,避免因為不符合規定而面臨失去工會加保資格、年資被清除,甚至已繳納的保費無法退還的風險。
對於目前有「雙邊加保」情況的勞工,最好趁早檢視自己是否涉及異地加保或工作性質重疊的問題,避免在未來被勞保局查核時,發現自己不僅損失了權益,還繳納了多年不必要的保費,得不償失。總之,勞工應當更加謹慎地選擇工會加保,確保自己的投保符合相關規範,並積極處理可能的問題,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