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只能領到84歲?專家拆解這場誤會:「其實是另一筆錢會停」
最近不少人在網路上看到一則驚人傳聞:勞保年金只能領到84歲,之後就沒了。這種說法一傳十、十傳百,讓許多勞工朋友陷入焦慮,甚至懷疑自己辛苦繳保費一輩子,最後竟然只換來幾年的退休保障。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專家出面打破謠言,並釐清兩種制度的差異,才發現根本是把兩筆錢搞混了。
經營YouTube頻道「勞工朋友的秘書」的張秘書指出,這項誤會源自於大家對勞保老年年金與勞工退休金的混淆。她解釋,勞保老年年金的性質是社會保險,只要勞工符合請領資格並持續健在,勞保年金就會月月發放、一路發到往生為止。政府從未有任何規定說只能領到84歲,這樣的說法純屬錯誤資訊。
那麼,為什麼84歲這個數字會出現在傳聞中?張秘書進一步說明,這其實是來自另一套制度──勞退新制。這是從2005年7月起實施的新制度,雇主需為勞工每月提撥退休金至個人專戶,勞工退休後可以選擇一次領回,也可以選擇按月領取。當選擇月領時,政府會根據「年金生命表」計算平均餘命和利率等因素,決定每月應發金額。
舉例來說,如果一位勞工在60歲選擇月領退休金,而生命表中顯示其平均餘命為24年,那麼每月金額就會以「發到84歲為止」的方式計算。這並非退休金會自動停止,而是因為帳戶裡的本金與投資收益已被平均分配到84歲。這筆錢說穿了就像是你存在銀行的一筆儲蓄,領完就沒有了,但和勞保年金「活多久就領多久」的性質完全不同。
此外,張秘書也特別強調,勞退新制是個人專戶制度,每位勞工的退休金帳戶是獨立的、封閉的,不會受到其他人影響,也與政府財政無關,因此不會出現破產的風險。而最近大家常聽到的「勞保財務危機」,講的是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問題,那又是另一回事。
總結來說,網路上所謂「只能領到84歲」的說法,是把社會保險的勞保年金與個人帳戶制的勞退金混為一談所造成的誤解。前者是政府負責支付的終身年金,後者則是自己的錢,分期領取至帳戶用盡為止。搞清楚制度,才能安心規劃退休生活,也不用再被網路上的斷章取義嚇得心慌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