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升溫,外媒:恐增加「實戰」可能性,波及台海

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華府與北京劍拔弩張,彼此互不退讓。根據《華盛頓郵報》12日的評論,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更激進的關稅措施、中國也準備打持久戰,兩大強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全面經濟脫鉤」,甚至可能將衝突推向「實戰」邊緣,而台海問題,恐將首當其衝。

《華郵》指出,美中自1月以來幾乎沒有實質溝通,秘密聯絡管道也處於停擺狀態,加上川普反覆無常的決策模式,讓本就緊張的雙邊關係更加難以修補。川普近日宣布將對中國部分產品課徵最高達125%的懲罰性關稅,雖然部分電子產品暫時獲豁免,但外界普遍解讀為戰略性煙霧彈。

分析人士直言,這場對峙早已超出貿易範疇,美中之間的經濟聯繫,曾經是避免衝突的重要緩衝,如今「脫鉤」的現實,正在拆除這層保護網。

美國RAND公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Jude Blanchette表示,「關稅戰只是表面現象,雙方其實已經回到全面脫鉤的階段。」他指出,北京過去還願意在關稅議題上讓步,只要能與華府談判、維持穩定,但如今的態度顯然轉變,已無意配合川普的遊戲規則。

川普政府賭定北京會在壓力下退讓,但中國內部早已著手準備對抗方案。《華郵》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北京高層已下令制定一系列反制措施,涵蓋對美國特定產業加徵關稅,甚至限制美企在中國的營運自由,這些行動在川普1月上任前數週即已開始規劃。

北京方面雖未公開強硬表態,但也不再隱藏對川普「2.0版本」的敵意。一名中方消息人士直言:「這次我們面對的,不是談判的機會,而是霸陵。」

川普日前公開發文威脅,若北京不撤回報復性關稅,「所有談判將終止」,中方則迅速回應,表示不會在壓力與威脅下屈服。專家指出,這一回合的交鋒,幾乎掐斷了雙方重啟溝通的希望。

昆西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東亞計畫主任Jake Werner分析,川普雖表面上仍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其實「挖了一個自己也跳不出來的坑」,除非中國主動低頭,否則他根本不願意讓步,而中國顯然不會做出這種姿態。

最讓外界擔憂的是,美中關係持續惡化,不僅傷及全球經濟,也可能把地緣政治的火藥桶推向台灣。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指出,2020年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破裂後,雙方在南海與台灣議題上摩擦升溫,如今這種「從關稅到地緣衝突」的模式,很可能再次重演。

「當川普發現極限施壓無法換取讓步,他很容易將火力轉向其他敏感議題,例如台灣。」孫韻表示,一旦情勢升級至此,實戰風險便不再只是理論上的假設。

這場貿易戰,已不只是商品與數字的較量,而是一場全面的戰略博弈。美中若繼續在沒有有效對話的情況下升級衝突,台灣、南海甚至全球供應鏈,都可能淪為下一個戰場。未來幾個月,將是考驗全球穩定與區域安全的關鍵時刻。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