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被課145%關稅,台灣2產業突接急單,網友質疑背後隱憂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對大陸進口商品的關稅徹底升級,對大陸外的國家暫停實施對等關稅達90天,並將對中國商品徵收最高145%的關稅。這一政策大轉彎立刻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強烈反應,同時也引起了各界對台灣經濟未來發展的關注。特別是電子業和半導體行業,因為短期內大量訂單湧入,對台灣來說,這似乎是短暫的利好。
前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今日(11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指出,由於美國的政策變動,台灣的電子業和半導體產業受到了來自全球的急單,業者急需在90天內交貨。他提到,由於台灣與美國的關稅差異,這讓台灣企業在與其他國家競爭中獲得了優勢。王浩宇表示,台灣過去的關稅為34%,現在變成10%,相較之下,美國對中國的關稅高達145%。這一短期的利多似乎對台灣業者提供了新的商機,尤其是半導體與電子產品領域。
然而,王浩宇的言論也引來了大量網友的質疑與討論。許多網友指出,「重點是90天後的狀況」,有網友評論道:「好日子沒你想像的那麼長」,還有些人表示:「能告訴我哪些廠商接到了這些急單嗎?為什麼我看到的都是越南的訂單」,甚至有人表示不信這樣的利多能持久,認為政策隨時可能再次改變。
面對這一情況,總統賴清德也在今日聽取了業界的意見,並表示台灣現在已經是美國政府第一批談判的名單之一,政府將準備與美方進行協商,保護台灣的國家利益及未來的產業發展。他強調,政府會積極準備談判,確保台灣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競爭力,並保障產業不會因為政策的變動而受到不必要的衝擊。
此番言論不僅讓台灣業界在面對美中貿易戰中的角色愈發重要,也揭示了短期內可能出現的商機與隱憂。在此背景下,台灣企業是否能夠有效抓住這一機會,並做好未來的應對準備,將成為接下來幾個月的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