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罕見遭「大量拋售」,華爾街懷疑:中日等主要債權國參與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初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隨即引發市場震盪。而原本被視為「全球資產避風港」的美國國債,也在這波風暴中罕見出現連日大規模拋售,引起華爾街高度警覺。
雖然川普在數日後緊急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執行」(不含中國),試圖安撫市場,但成效有限。4月9日,美債已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飆升至4.51%,30年期甚至突破5%,相較於本周稍早的3.9%,堪稱劇烈變動。
這波賣壓究竟從何而來?《金融時報》引述法國巴黎銀行香港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顧問譚格蕾絲指出,市場已開始擔憂,一些國家可能將「拋售美債」當作對美國關稅政策的非對稱反制工具。尤其是中國與日本這兩大海外債權國,被市場懷疑可能正悄悄減碼美債部位。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的資本流動報告,中國、日本與英國這三個美債最大海外持有國,已連續兩個月齊拋美債。其中,中國已連續第五個月在官方外匯儲備中增加黃金持倉,顯示其正積極尋找美元以外的儲備選項。這種資產配置上的轉變,被外界視為去美元化的具體行動。
針對外界質疑日本可能「配合」美債拋售以作反制,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日前公開澄清,強調日本對美債的管理主要是為了未來可能的外匯干預預作準備,並無將其當成外交籌碼之意。然而,這番說法仍難以打消市場疑慮,畢竟債市動能之劇烈,非一般機構投資人所能推動。
美債收益率的急劇上升不僅造成投資損失,也正推升全球政府的融資成本。英國與日本的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亦同步攀升,反映國際資金從債市全面撤退的態勢。專家指出,美國政府近期在關稅政策上的反覆與衝突導向,不僅擾亂貿易秩序,也動搖了國際投資人對「美元與美債穩定性」的信心。
「避風港地位被質疑,這是對美國全球金融霸權的第一道裂縫。」一位華爾街資深債券交易員這樣形容當前局勢。
華泰證券分析師易峘在10日的報告中指出,美債此輪被拋售、殖利率暴漲,或許正是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加速的關鍵觸發點。尤其川普祭出「對等關稅」這種高度保護主義手段,讓多國感受到「美國經濟政策已不再可預期」,反而更有動機加速資產去美元化、尋求金融自主性。
簡而言之,這波看似單一的美債拋售潮,背後可能隱含更深的國際金融秩序轉變:當美國把貿易與關稅變成政治武器,其他國家也可能選擇用「賣美債」這把無聲但有力的工具,回敬一招。
未來幾週,美國債市走勢與主要海外債權國的態度,將成為市場觀察的重中之重。避風港,還避得住嗎?現在誰也不敢說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