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大戰開打!CNN:川普恐打不贏
美國總統川普於9日宣布,暫時延後對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90天,但唯一對象是中國大陸,將關稅加碼至125%。CNN分析認為,美國很可能無法在這場對抗中擊敗中國,貿易戰的結局仍然難以預料。
在全球關稅戰局逐漸撤退之際,川普卻選擇升級與中國的對峙,這場貿易戰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試圖解決與中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並標誌著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不僅是一場貿易上的對抗,更代表著兩個世界大國間的激烈競爭,源於中國從太平洋的競爭者轉變為具挑戰性的敵對強國,並準備正面挑戰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
中國方面則明確表態,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韌性來持久對抗川普的挑戰,並且已經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川普是否真正理解中國的堅持,以及這場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的潛在衝擊,仍是未知數。
如果川普仍認為他所宣揚的「與習近平的良好關係」會讓北京迅速讓步,那麼他恐怕錯得離譜。回顧川普第一任期所達成的中美貿易協議,這一協議原本在疫情期間已經破局,如今看來,再次達成協議的希望微乎其微。
目前雙方的貿易緊張局勢已達高峰,雙方均表現出強烈的自尊與傲氣。川普以其獨特且激進的手段試圖重塑美中關係,他明言這是美國的「唯一機會」,但其策略過於衝動,且缺乏明確的長遠戰略,這讓外界對其能否真正扭轉貿易格局產生疑問。
習近平之所以無法退讓,背後涉及重大政治與經濟利益。作為中華文明復興的推動者,習近平難以在對美國的挑戰中低頭。對中國而言,向美國示弱不僅會削弱國家實力,也會被視為國際間的恥辱,尤其在亞洲地區,這樣的讓步難以被接受。
此外,中方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表示譴責,並強烈反對美方的「濫用行為」,指責其侵犯中國的「正當權益」。中方強調,這場貿易戰不僅是一場經濟衝突,更是對中國政治體系的挑戰。
中國之所以在這場持久戰中保持信心,與習近平對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視有關。儘管美國加徵的關稅對中國的短期經濟有所影響,但習近平對中國的經濟韌性與自給自足充滿信心。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專家麥克艾維指出,習近平相信,中國的科技韌性與國內市場的自給自足能夠應對這些外部挑戰。
與川普不同,習近平不需要擔心貿易戰對選舉的影響,因為他不受即將來臨的選舉壓力。他可能認為,即使這場貿易戰對民眾造成經濟困難,他依然能夠承受並贏得國內民心。
如果美國的通膨進一步惡化並導致經濟衰退,最終可能會是美國主動尋求和平解決,並以對中國有利的條件結束這場貿易戰。中國在這場對抗中的堅韌,顯示出其有足夠的能力長時間應對壓力,這讓川普面臨的挑戰變得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