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談判60國「台灣排第幾?」,國發會主委這樣回答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所推動的「川普2.0」關稅政策今(9日)中午12時正式生效,全球超過60個國家已主動尋求與白宮磋商,希望能降低關稅衝擊。此次政策針對特定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台灣出口產品也被列入加徵名單,部分項目甚至面臨高達32%的稅率。外界關心,在這場國際談判大排長龍的情勢下,台灣究竟排在哪裡?

針對立委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的質詢,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罕見地以明確語氣回應:「台灣在優先位置,隨時可以進場談。」他進一步解釋,自己曾長期在美商企業任職,對美方的決策流程與協商節奏非常熟悉,雖然表面上美方尚未公布完整名單,但我方早已透過產業與商務管道密切接觸美國政府,且已有初步共識。他指出:「美方企業知道我們的重要性,尤其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台灣的角色舉足輕重,這對談判來說是一項重要籌碼。」

事實上,根據目前美方公布的政策內容,部分高科技與製造類產品將面臨嚴重課稅壓力,而這些產品正是台灣出口美國的主力項目之一。對此,立委邱議瑩、邱志偉接連追問:台灣是否已成立談判小組?是否已經與美方約定磋商時間?然而,對於具體人事與時間點,劉鏡清與經濟部長郭智輝皆低調以對,僅表示相關準備工作都已經展開,「只是到我們層級還不能對外證實。」

儘管細節未明,但劉鏡清透露,行政院早已針對與美方磋商擬定多套方案,包括擴大對美採購、調整特定出口結構,甚至評估長期在美設廠布局,以作為談判籌碼。他強調,「我們不是被動等待,是積極準備中。」

針對總統賴清德日前所提出的「五大因應方針」,其中包括透過談判爭取關稅調整、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排除非關稅障礙、推動中小企業支援計畫,以及進行長期產業轉型等,劉鏡清表示,各部會已分工協作、同步進行。例如在外界關注的「洗產地」問題上,政府也已展開內部稽核與企業輔導,確保出口原產地標示的透明與合法性。他說:「這是美方特別在意的,我們會確保所有企業都符合國際規範。」

至於媒體關心,是否有進一步的加碼採購清單來化解美方對貿易順差的壓力?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正與相關公協會合作,積極盤點可對美採購項目,像是能源設備、汽車零組件、農業機械等都有潛力。他說:「我們希望透過實質的經濟互惠,創造雙贏局面。」

面對川普主導的高關稅攻勢,各國政府緊急應對,台灣如何在這場全球談判賽跑中站穩腳步?從今日立法院的質詢情形來看,雖然政府未透露具體時間表,但已釋出明確訊號:台灣不僅有談判的條件,更已準備好隨時進場與美方正面交鋒。未來談得好壞,不僅影響出口數字,更牽動產業信心與國際布局,將是執政團隊的重要期中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