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有希望了?32%關稅「逃生秘道」藏白宮豁免文件中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中國及其他貿易夥伴實施高達32%的關稅,引起了台灣各界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對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可能造成的衝擊。隨著市場擔憂情緒蔓延,一線希望在白宮公布的最新關稅修訂令中浮現,文件中提到的「9903.01.34」條文或成為台灣廠商的重要「逃生秘道」,為企業減少關稅壓力提供了可能的機會。
根據白宮公布的文件,自2025年4月5日東部夏令時間零時起,修訂後的美國《統一關稅表》(HTSUS)第99章第III分章將進行調整。新規定明確指出,若產品中含有「美國設計、美國IP、美國製零件、美國軟體或美國原料」,且這些「美國成分」在報關價值中占比超過20%,則可免除附加關稅。這一政策使得台灣企業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在與美國科技巨頭蘋果、輝達等公司有合作的台灣廠商,這些公司產品設計和核心技術中的美國成分通常佔有相當高的比例,達到40%至70%。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企業將有機會利用此條文,避免高關稅的衝擊。
台灣企業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半導體、伺服器等領域的生產中。若台灣廠商的產品使用美國設計或美國製造的核心零部件,則它們可能符合豁免條件,進而享受無附加關稅的優惠。尤其是台灣出口到美國的伺服器產品,若其使用了美國設計的雲端伺服器技術,也有機會避免被徵收32%的關稅。
業界專家指出,這項規定其實是在為台灣、日本、南韓等科技代工大國「預留黃金逃生通道」,只要這些國家的供應鏈與美國高度連結,便有望成功避開重稅打擊。這樣的安排,顯然是白宮在進行貿易政策調整時,對於保持全球科技供應鏈穩定的一種策略。對台灣廠商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拯救企業的稻草,尤其是在全球貿易戰持續升溫的情況下,這份豁免條文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然而,市場對於「免稅認定」的標準仍存有爭議。一些業界人士認為,只要產品中美國製成分超過20%,就能完全免徵關稅,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僅有美國製成分的部分可免稅,其餘部分仍需繳納關稅。這一分歧將成為未來台美政府需要釐清的焦點,也可能成為爭論的熱點。
此外,與此同時,關稅修訂令中也包含了針對墨西哥生產的產品,根據「9903.01.27」條文,若產品是由墨西哥製造的,則同樣可享有免加徵關稅的待遇。這使得一些在墨西哥設有生產基地的大型台灣企業,如鴻海等,也有機會避開關稅壓力,為台灣科技業提供了更多應對措施。
此消息一經披露,立刻引起了市場的熱烈討論。網友紛紛表示,「台灣電子股有救了!」、「投資人可以少賠一點了!」,甚至有投資者表示將「抄底台積電」。然而,也有部分人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樣的規定或許只是短期的安慰,「川普會為了幫助台灣半導體業而做善事嗎?」,他們擔心在台灣廠商符合免稅條件時,條件很可能會隨時改變,讓企業再次面臨不確定性。
儘管如此,這項關稅修訂令仍為台灣科技業提供了一線生機,如何利用這一機會、加強與美國供應鏈的合作,將是未來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能否站穩腳跟的重要關鍵。未來幾個月內,政府與業界的共同努力將決定是否能夠充分利用這一「逃生秘道」,轉危為機,打破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