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發威?!彰化水龍頭廠傳「暫停生產令」,業者曝美方壓力內幕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開始發威,32%的高額稅率重壓台灣出口產業,首波波及的不是高科技業,而是腳踏實地做代工的傳產工廠。彰化伸港一家專做水龍頭出口的老字號工廠,已經接到美國客戶來電,要求「先暫停生產」,讓業者措手不及,只能緊急準備輪班、甚至減產因應。

這家位於彰化的隴鈦銅器公司,產品線涵蓋衛浴、廚房、水龍頭與給水銅器,是典型的「MIT良品」工廠。雖然規模不大,卻是外銷大戶──有98%的訂單來自海外市場,其中又有八成集中在北美。如今碰上川普拋出高關稅這一刀,馬上就見骨見血。

董事長吳佾達無奈透露,日前一位美國客戶來電,直接要求旗下的訂單暫時不要進行生產,理由就是「新關稅壓力太大,先緩一緩看情況」。這筆單佔全廠營收的兩成,對中小企業來說無異於立刻失血。吳佾達說,公司將於下週一緊急召開會議,清查已備料或在製的貨量,然後決定接下來員工是否必須開始「輪休」,減緩成本壓力。

不只自家受到波及,吳佾達也從業界聽說,已有其他出口美國的台灣廠商,通知報關行暫停出貨,「怕的是貨還沒進港,錢就先賠光了」。他直言,32%的稅對中小企業來說幾乎是毀滅性打擊,光是報關時的心理壓力都足以讓人冷汗直流。

彰化向來是農工並重的大縣,水五金產業是其地方製造能量的代表之一。近年縣政府積極推動地方建設與產業轉型,力圖吸引更多投資。但如今遭遇美方突如其來的重稅衝擊,地方首當其衝。對此,彰化縣長王惠美5日也親上火線,表示這幾天已與企業界密切聯繫,尋求協助方案,也關注中央是否能儘速端出具體對策。

王惠美特別提到,縣內也有供應美國通用汽車系統零件的業者,目前已經表明「先休息六個月再看」。她感嘆,企業面臨的兩難不只是訂單斷鏈,還有「沒生產、但還得養員工」的現實壓力。在這樣的國際逆風中,中小企業能否撐過去,恐怕不只是經營問題,更將是對整體政策應變力的一場考驗。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