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今日接受輸尿管結石手術,醫師警告:1情況腎臟只剩一層皮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近日因健康問題再度成為焦點。自從出現血尿、腰痛、嘔吐等症狀後,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左腎水腫及左側輸尿管結石。這些症狀令柯文哲不得不於今日(2日)在台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據了解,柯文哲此前在3月25日接受了體外震波碎石術,但結果並不理想,結石未能完全排出,因此需要再次進行手術來解決問題。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在社交平台上解釋了這類情況的嚴重性。他指出,輸尿管結石若未及時處理,會引發腎水腫,而這種情況若持續惡化,將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呂醫師曾遇到過患者,由於一顆小小的結石,經過長時間不處理,導致腎臟逐漸萎縮,最後甚至只剩下薄薄的一層外皮,腎臟功能完全喪失。這樣的情況讓他特別強調,腎臟水腫若得不到及時的醫療干預,腎功能衰竭的風險會大幅增加。
柯文哲的情況顯示,儘管一些小型結石在某些條件下可以自行排出,但實際情況往往更複雜。若結石的大小、形狀以及輸尿管的寬度、炎症等因素不利,結石就可能無法自然排出,導致腎水腫等並發症的發生。當腎水腫情況嚴重時,患者會感到劇烈的腰痛、嘔吐和腹部不適,這些症狀常常讓病人難以忍受,進而要求進行手術。
然而,醫師特別警告,即便腎水腫的痛感消失,這並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往往更具危險性,因為病人可能未能察覺到水腫逐漸加劇,進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若腎臟水腫超過兩到六周未處理,會開始對腎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長期以來,腎臟會逐漸萎縮,甚至可能完全失去功能,這是許多患者最終面臨的危機。
儘管柯文哲的手術已經順利進行,醫師表示後續將密切關注病情的發展,並強烈建議其他患有結石問題的患者,無論症狀輕重,都應該定期進行檢查和追蹤治療,避免因為一顆小小的結石而導致無法逆轉的腎衰竭。柯文哲的情況再次提醒大家,及早發現並處理結石問題對於維護腎臟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