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再現黑色星期五!外媒分析背後「罪魁禍首」恐是它

除了通膨預期,市場還受到另一項數據的影響——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2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這項聯準會最關注的通膨指標顯示,2月PCE月增0.4%、年增2.8%,雙雙超過市場預期,再度強化了「通膨頑固」的市場認知。此外,消費者支出成長也不如預期,顯示高物價環境已經影響到民眾的消費意願,讓經濟成長前景更加不明朗。

這一波股市下跌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推手」——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近期,川普政府積極推動一系列關稅政策,試圖對中國等貿易對手施加壓力,但專家警告,這可能會進一步推高進口商品價格,讓通膨「死灰復燃」,對美國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外界擔憂,若關稅戰升級,美國企業成本將上升,進一步壓縮企業獲利,並拖累股市表現。

面對市場恐慌,聯準會主席鮑爾試圖安撫投資人情緒,他表示密西根大學的通膨預期數據「可能是異常值」,但投資人顯然並不買單,因為另一派聯準會官員——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卻發出警告,指出市場的通膨預期上升是一個「重大危險信號」,可能導致未來經濟更加動盪。

隨著3月即將結束,美股即將迎來新的月份,但目前那斯達克指數的月跌幅已接近8%,若未來幾天無法止跌,這將成為自2022年12月以來最慘烈的單月跌幅。市場普遍關注,聯準會接下來的貨幣政策是否會有所轉向,以及即將公布的就業數據、CPI等重要指標,是否會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美股這波跌勢是否已經到底?還是只是一場更大風暴的前奏?投資人只能拭目以待。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