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阿伯因科技執法被罰6000元,1原因警方罕見宣布撤單
基隆市近日發生了一起引人關注的科技執法案件,一名年長機車騎士因為未禮讓行人被處以6000元罰款,然而在上訴後,警方審視了案件並做出了罕見的撤單決定。此事件引發了關於科技執法系統公正性及行人安全問題的討論,並且強調了交通規則的細節和執行上的挑戰。
這名黃姓老伯在基隆某路口行駛時,由於與行人距離過近,加上當時交通號誌正在轉紅燈,遭到科技執法系統拍攝並被判定為未禮讓行人,隨後被開罰6000元。黃老伯對此不服,認為自己在進入路口前,燈號仍為綠燈,且由於年紀較大騎車較慢,位置也靠近路邊,因此沒有故意不禮讓行人。黃老伯提到,當時行人正站在斑馬線上等候紅燈,並未開始過馬路,這使得他認為自己並未違規。
根據《東森新聞》的報導,基隆市交通隊在收到上訴後重新審查案件,發現該路口較為寬大,且騎士行駛時正值燈號轉換的時刻,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科技執法系統誤判未禮讓行人。經過仔細研議後,警方認為黃老伯的解釋有其道理,並且該案件未符合應罰的條件,因此決定撤銷罰單。
此外,警方也趁此機會提醒行人,雖然法律強調駕駛者應該禮讓行人,但行人也應該遵守交通規則,避免在紅燈時站在斑馬線上等待。這不僅是對自身安全的負責,也能避免引發不必要的交通爭議。警方強調,無論是駕駛還是行人,大家都應該共同遵守交通法規,維護道路安全。
此案的撤單處理,也顯示出科技執法系統雖然在提高執法效率方面有其優勢,但在執法過程中仍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性化的判斷。這樣的案例不僅提醒了公眾在遵守交通規則時的細節,也促使大家對科技執法如何平衡公正與效率提出更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