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台曝4崩潰瞬間,台人嘆:無法反駁
隨著越來越多學生選擇到海外交換或留學,適應當地生活成了一大挑戰。近日,一名中國女學生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來台灣3個月的經驗,直言有4點讓她崩潰不已。這篇貼文引發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紛紛認同她的感受,甚至直言:「真的無法反駁!」
1. 公車不會每站都停
該學生表示,台灣的公車不像大陸,每站都會停靠,而是需要乘客主動按鈴通知司機下車。對於還不熟悉路線的她來說,即使不滑手機專心搭車,還是經常坐過站或提前下車,讓她相當困擾。此外,有些公車的報站音量較小,更加深了她的適應難度。
2. 現金支付為主,電子支付不普及
她提到,在台灣消費時,大多數店家仍以現金交易為主,雖然也有電子支付,但不像大陸那樣普及。尤其是跟朋友外出,各自付款時就顯得較為不便,讓她十分懷念行動支付的便利性。
3. 網購不夠方便,還有免運門檻
這名學生也表示,台灣的網購環境與大陸相比有明顯落差,最讓她不習慣的是免運條件。她習慣了在大陸網購時享有低門檻或無門檻免運服務,但在台灣,許多購物平台都設有免運門檻,讓她覺得不夠方便。
4. 倒垃圾有特定時間與地點
最後,她提到台灣的垃圾處理方式也讓她一時難以適應。在大陸,垃圾通常可隨時丟棄,而台灣則有固定的垃圾車時間與地點,每次都得聽見垃圾車的音樂才能出門倒垃圾,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網友反應:這些真的有點難習慣
貼文曝光後,許多台灣網友也表示理解:「公車按鈴這點我真的很能體會,尤其是報站聲音太小,常常要盯著APP才知道到哪了」、「大陸的網購真的沒話說,台灣這方面確實輸很多」、「電子支付這點,台灣現在已經進步很多了,但跟大陸比還是有差」。
此外,也有網友提供解決方案:「其實台灣也有很多社區可以代收垃圾,不一定要等垃圾車」、「現在很多夜市、便利商店都能用手機支付,未來應該會越來越普及!」
這名學生最後也表示,雖然遇到這些適應上的困難,但她仍然很喜歡台灣,認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並樂觀地看待這段交換學生的經驗。這也提醒了許多國際學生,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適應新環境需要時間,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