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手握4張好牌為何百億虧損?Cheap點出6大敗筆:高層自以為是愛馬仕
隨著科技進步與環保意識提升,Gogoro曾憑藉政府補助吸引大量機車族換車,但近年來卻陷入財務困境,累積虧損超過百億元,股價更暴跌9成,市占率大幅下滑,許多車主紛紛回歸燃油機車。對此,關注交通議題的百萬網紅Cheap點出Gogoro的6大致命傷,直指高層決策失誤,把品牌經營得像「愛馬仕」,卻無視台灣市場對CP值的重視。
Cheap在臉書發文表示,他騎過第二代共享Gogoro,起步與加速都很順暢,理論上應該能完勝燃油機車,卻仍陷入嚴重虧損。他質疑:「手握好牌卻慘賠,Gogoro到底做了什麼?」
6大關鍵問題導致Gogoro衰退
- 過度依賴補助:早期靠政府每台補貼2到3萬元提升銷量,但補助縮水後,三陽、光陽等品牌迅速搶市,推出CP值更高的燃油機車,導致Gogoro競爭力下降。
- 換電月費過高:電池資費昂貴,每月動輒上千元,比燃油機車加油成本更高,讓許多用戶感到負擔沉重。
- 保養與維修麻煩:Gogoro維修不僅需要預約,價格也高昂,讓機車變成「精品等級」,維修等待時間過長,更讓用戶怨聲載道。
- 高階車款市場錯估:投入大量資金研發16萬元的高階車款,但市場反應冷淡,反觀最暢銷的仍是價格6萬元內的VIVA BASIC,證明品牌策略錯誤。
- 堅持換電系統,不開放自行充電:標榜「成本分攤」卻讓用戶承擔高額電池維修費,且電池3年後續航力下滑至7成,但月租費依舊不變,讓車主感到不滿。
- 危機處理不當:面對品質問題時,官方選擇甩鍋,例如中柱斷裂怪罪用戶騎乘方式,或被揭發產地爭議時推給供應商,讓消費者信任度大打折扣。
Cheap直言,Gogoro高層經營策略完全脫離市場需求,就像1970年代的本田(Honda)重機進軍美國時選擇妥協——縮小引擎排量、壓低售價、培訓維修技師,最終成功崛起。但Gogoro卻反其道而行,把自己當「機車界的愛馬仕」,結果導致市場流失,未來若無重大改革,恐怕難以翻身。
網友熱議:「好牌打爛,根本是第二個hTC?」
Gogoro的現狀也引起網友熱議,許多車主分享親身經歷:
- 「維修時間太離譜,機車壞了放一個月才修好,這種服務讓人卻步。」
- 「高層不就當年hTC那批人?結果走向一樣的結局。」
- 「電動車沒問題,問題出在高層,這麼好的牌都能打爛。」
- 「5年後電池續航力越來越差,冬天騎車特別有感。」
- 「當初換電池說是幫大家省錢,現在變成穩賺方案,坑到底!」
部分網友仍期待Gogoro能夠扭轉頹勢:「只希望新CEO能真正改革,不然這品牌真的要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