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示警: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美上將直球回應
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讓許多歐洲國家感到憂心,而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則提出一個關鍵問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對此,美軍高層與國安官員強調,美國與亞洲盟友的合作比以往更為重要。
《經濟學人》的報導探討川普可能調整對歐洲的政策,並分析這對亞洲局勢的影響。一名南韓官員推測,美國若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可能是為了集中資源應對中國崛起。然而,亞洲國家普遍保持低調,有些是出於對歐洲危機的冷漠,也有些是為了維持與川普的關係,確保美國繼續承擔亞洲安全的責任。
然而,報導指出,最應該擔憂俄羅斯勝利可能助長中國野心的,正是台灣。台灣歷屆政府都認為,烏克蘭戰事的結果將影響中國是否會對台灣採取更激進的行動。如今,「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警訊比以往更加嚴峻。
對於中國可能的軍事行動,美軍印太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警告,解放軍近期在台灣周邊的各種軍事行動,並非單純的演習,而是「預演」,針對武力犯台進行實戰模擬。帕帕羅強調,為了應對這種威脅,美國與盟友及夥伴國家必須進一步強化合作,以確保區域安全。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則在布魯塞爾表示,歐洲盟友應該承擔自身的安全責任,因為美國未來的戰略核心將轉向應對中國。他直言,中國「不僅有能力,也有意圖威脅美國本土與印太地區的核心利益」。
《經濟學人》的報導最後提到,假如美國必須在全球戰略上做出抉擇,帕帕羅上將的立場非常明確:「100年前,世界的核心可能在東歐與中歐;但如今,全球的戰略重心毫無疑問地已經轉向印太地區。」這番話無疑透露出,美國將把更多資源與軍事重心放在應對中國的挑戰上,台海局勢恐將成為未來全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