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協商無望,卓榮泰請「公道伯」王金平出面促成

今日(2月18日)下午,立法院長韓國瑜將再次召開朝野協商,旨在針對總預算問題進行最後一次討論,並尋求達成解決方案。然而,根據《中時新聞網》獨家了解,國民黨團對總預算協商並未表現出太大興趣,認為總預算已經通過,協商意義不大。面對即將擴大的政治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決定親自拜訪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請他協調國民黨團出席協商會議。經過王金平的出面調解,國民黨團最終同意參與協商,會議才能順利進行。

儘管總預算案已於三讀階段順利通過,韓國瑜依然希望藉由協商,進行最後的調整和解決部分問題,尤其在朝野之間的合作與互信問題上,尚需進一步修復。然而,兩黨目前在協商過程中完全缺乏信任基礎,對於如何達成協議並無共識,因此協商結果並不樂觀。

有知情人士透露,原本國民黨團並不打算參與此次協商,認為大體上的總預算已經確定,協商並無太大意義。然而,卓榮泰為避免協商議題進一步惡化,決定請王金平出面促成國民黨團出席,讓國民黨團在不損及立場的情況下,勉強同意參與協商。這一安排,也讓今日的協商會議得以順利進行。

民進黨團對此次協商表示支持,強調只要協商能遵守憲法原則,民進黨會樂見其成。他們同時表示,無論協商結果如何,民進黨會堅持依法辦事,不會讓協商成為單純的形式。而對於國民黨團是否真正支持協商,則持保留態度,並直言協商的目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再停留在表面上。

在國民黨方面,國民黨團強調,此次協商是韓國瑜基於行政院的要求所做出的善意安排,但協商必須針對問題進行處理,必須要有實際成果。他們指出,韓國瑜早在五院院長會議時就表達過,行政院不應該提出覆議案,並表示無論朝野,都應該全力協助處理存在的實際問題。然而,柯建銘則堅持行政院必須提出覆議案,這讓韓國瑜感到非常無奈,並認為這樣的做法缺乏道義。

目前,無論是韓國瑜還是王金平,都希望能夠通過協商促進朝野合作,並確保國家的穩定發展。然而,雙方目前嚴重缺乏互信與共識,使得此次協商的前景相當渺茫。許多觀察人士認為,即使協商會議表面上成功進行,最終的結果依然不容樂觀,可能難以帶來實質性改變。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