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年破4萬人再婚,遺產繼承最好先規劃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台灣再婚人口達44,435人,男性再婚率1.87‰、女性1.94‰,顯示重組家庭已成趨勢。然而,專家提醒,若與前段婚姻育有子女,未來恐面臨遺產繼承問題,建議及早做好財產規劃,以免日後產生糾紛。
觀察近十年再婚數據,除了2020、2021年因疫情影響導致人數下降至3.8~3.9萬,其餘年度皆突破4萬人。從2023年數據來看,各縣市男女再婚比例相當接近,顯示台灣社會對再婚的接受度提升,且已進入男女平權時代。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台灣法律規定,子女為法定繼承人,即便非由再婚者監護,仍享有遺產繼承權。因此,若未事先安排財產分配,可能導致繼承權糾紛。
例如,小花與前夫小明育有兩名子女,離婚後再婚老王,並育有兩名孩子。未來小花過世後,其遺產將由前夫所生子女、現任丈夫及新婚子女共同繼承,共計五人,繼承關係複雜,恐引發爭議。
台灣房屋加盟事業總部法務協理游璿樺建議,重組家庭應事先規劃財產制度,避免未來爭議。一般夫妻若無特別約定,適用「法定財產制」,即婚後財產需依「剩餘財產差額分配」進行分配。然而,若雙方婚前財產差距大,或涉及前婚子女,可選擇「分別財產制」或「共有財產制」,確保財產分配更為清晰。
此外,若希望明確財產繼承順序,可透過訂立遺囑,依民法第1138條規定,將房產及財產依照事先規劃進行分配,確保家庭和諧,減少未來紛爭。專家建議,再婚前務必與配偶討論財產安排,確保雙方權益,為未來做好妥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