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漲停爆發!專家卻喊「保守一點」,建議進場「只能買1類股」

美股飆、台股漲停、看起來市場一片歡騰,但你真該進場嗎?面對川普最新一波「關稅戰回馬槍」,不少投資人嗅到了轉機,也有人提醒:「這不是轉機,是暫停鍵。」

就在4月9日,也就是對等關稅正式上路的當天,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宣布,除了中國以外,願與美方展開貿易談判的國家將可暫緩執行對等關稅,僅收10%,為期90天。中國則被課以高達125%的懲罰性關稅。這波舉動立刻讓市場信心回升,美股強勢反彈創高,台股也應聲暴漲,出現多檔個股漲停潮。

然而,這波上漲真的代表危機解除?財經作家狄驤在臉書粉專發文示警,認為市場的基本面並未根本改善,「這次的利多只是短期政策口風轉變造成的反彈,不代表趨勢翻轉。」他指出,在不確定性尚未解除前,操作上應更加保守,「現在不是追題材的時候,而是篩選真正有價值的成長型個股。」

狄驤進一步表示,過去在大牛市時,多數人靠題材股搏利,漲幅驚人;但在風險與政策變數並存的時期,那套玩法恐怕會反噬。他建議,除非對盤勢有高度掌握,否則不妨觀望為主,待盤面更清楚時再出手。「目前我自己也沒有大動作,僅以風險有限的選擇權組合小試水溫。」

半導體產業更是關鍵觀察指標。知名產業分析師陸行之指出,這次關稅戰雖然看似短期緩解,但其實反映出全球製造鏈正在重組。他直言:「若成本不斷墊高、需求端又無法跟上,那真正的問題不是關稅,而是消費動能正被掏空。」

他甚至進一步點出隱憂:「半導體還沒全面開打,很多公司還沒真正下修預期,等分析師開始集體下調獲利,那才是市場真正的壓力測試。」

總結來看,這波台股反彈固然搶眼,但背後的宏觀風險仍如影隨形。貿易戰只是被「延遲發作」,並非真正解決。對投資人來說,也許最聰明的操作不是搶紅盤,而是在煙霧彌漫中,找出真正能穿越風暴的企業。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