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晶片」疑流入華為AI處理器,路透爆料:台積電恐挨美國330億重罰
又一波台積電風暴來襲?根據《路透社》最新獨家報導,華為的AI處理器裡,居然被發現使用了台積電晶片,這不只震驚科技圈,更可能讓台積電面臨美國高達10億美元、折合台幣約330億元的罰款風險。
事情的起點出現在華為最新的AI晶片——「昇騰910B」上。外媒指出,加拿大科技公司TechInsights早在去年拆解這顆處理器時,就發現其中用的竟是台積電製造的晶片。而這批晶片據傳是透過中國公司「算能」(Sophgo)訂製,再輾轉流入華為手中。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早就盯上這件事,並已展開調查。其中一名研究華為AI技術發展的專家Lennart Heim也指出,台積電在過去幾年內曾經生產出近300萬顆、符合算能訂製規格的晶片,現在看來,這些晶片的最終使用者恐怕正是華為。
問題來了:台積電不是早就遵守規定,從2020年9月中以後就完全停止對華為供貨嗎?台積電也火速發聲明澄清,強調自己始終依法辦事,並已暫停對算能的出貨,同時正積極配合美方調查。
但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可沒那麼好應付。只要被認定違規,相關交易最高可處以兩倍罰款。因此即便台積電沒有直接對華為出貨,只要這些晶片最後繞了一圈進了華為手中,代價依然可能是10億美元起跳。
美國商務部目前沒有對外多談,但這場看似「擦邊球」的供應鏈事件,已經在中美科技角力的敏感時刻投下一顆震撼彈。台積電是否真得背上這筆罰款?華為背後的供應網到底還有多少暗線?這場晶片風暴,恐怕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