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領勞保年金將打折!最佳請領年齡大公開:越晚領反而吃虧

台灣即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使得關於退休與勞保年金的討論愈發重要。儘管我們的退休人口逐漸增加,但退休年齡卻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勞保局的統計資料,2024年勞保老年年金的平均請領年齡為61.42歲,這顯示出不少勞工選擇提前退休的現象。這種「早退」的現象,雖然能讓勞工較早享受退休金,但對整體社會的勞保基金卻形成了沉重的負擔。

其實,許多人誤以為60歲就可以開始領取勞保年金,但這樣的觀念早已過時。根據現行規定,勞保年金的法定請領年齡其實是從64歲開始,並且這個年齡將在2027年再度調升至65歲。自2009年勞保年金制度施行以來,這個法定請領年齡逐漸提高,從2018年開始,勞工在61歲就能夠請領年金,接著每兩年調升1歲,最終將達到65歲,這樣的調整也是為了應對人口結構的變化,確保勞保系統的可持續性。

根據目前的規定,1960年出生的人可在63歲領取年金,而1961年出生的人要到64歲才能領取。到了1962年出生的人,則需要等到65歲才有資格領取年金。這樣的規定將一直延續下去,65歲將成為法定請領年齡的上限。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提早或延後領取年金,其實會影響每月的領取金額。如果勞工選擇延後領取年金,每延後一年,金額會增加4%。這意味著,若選擇延後五年領取年金,領取的金額可以增加最多20%。然而,若選擇提前領取,則每提前一年領取金額就會減少4%,最多可提前5年領取,這樣會損失20%的金額。

例如,若每月年金為1.8萬元,按照正常情況下的領取方式,從63歲領到83歲共計20年,總共領取432萬元。但若提早5年領取,雖然每月金額會有所減少,但總金額依然維持在432萬元。而如果選擇延後領取5年,金額會增加20%,但領取的年數會縮短至15年,最終總領取金額會下降至388.8萬元,差額超過40萬元。

對於選擇年金領取時間的勞工來說,延後領取並不一定就意味著更有利。研究顯示,63歲是最理想的請領年齡。若選擇63歲領取與65歲領取的差距,其實非常微小,至80歲的總領取金額只會差50,316元,這差距相當於兩年勞健保費的支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然而,若選擇60歲就領取與63歲領取,兩者之間的差距會顯著增大,80歲時的差額可達24萬7,284元,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只會擴大。

因此,對於準備退休的人來說,了解最佳的請領年齡至關重要。63歲或65歲可能是最合適的年齡,但若過早領取年金,可能會造成長期的損失,影響未來的生活品質。在做出選擇時,不妨多加思考,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經濟需求和勞保年金的增長,這樣才能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