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不再是首選?建中生曝現實殘酷,醫嘆:人才正在流失
隨著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醫學系的吸引力似乎已大不如前。一名女大生在Dcard上分享觀察,指出醫學系錄取人數逐年減少,甚至在今年的學測中,牙醫系錄取分數普遍超越醫學系。這樣的變化不僅是偶然現象,醫界內部也對此深有體會。急診醫師「超級白急診醫師」在臉書發文感嘆,如今許多聰明、優秀的學生寧可選擇電機或商科,甚至直接出國深造,長期來看,這股人才流失的趨勢可能會對醫療體系帶來不小的衝擊。
根據學測結果顯示,多所頂尖大學的牙醫系錄取分數全面勝過醫學系,顯示醫學系的競爭力正在下滑。醫界普遍認為,牙醫系之所以更受頂尖學生青睞,與工作環境與薪資條件有很大關係。相較於醫生需要經歷繁重的住院醫師訓練、長期輪班,以及高度壓力,牙醫師的工作環境相對單純,收入穩定,這讓不少學生在選擇科系時更傾向於牙醫系,而非傳統的醫學系。
這名急診醫師回憶與一位建中學弟的對話時,學弟透露,如今選擇醫學系的比例確實大幅下降,許多過去可能選擇醫科的同學,如今更傾向於出國攻讀電機或商科,甚至有不少人在畢業後乾脆直接留在國外發展。這股趨勢不僅限於高中生,連國防醫學院的學生也開始出現類似情況。他進一步指出,國防醫學院的學弟妹中,有許多表現頂尖的學生都計畫赴美發展,這對國內醫界而言,無疑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他感嘆:「聰明的、優秀的、勇敢向外發展的人,一個個都離開了。」
醫學系的光環不再,與近年來醫界環境的惡化有著密切關係。醫療人員長時間工時、醫療糾紛頻繁發生、薪資與勞動條件不成比例,使得許多醫學生畢業後才發現,當初以為的「崇高職業」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美好。他們必須承受超時工作、責任壓力、以及來自病患或家屬的各種壓力,甚至還得面對醫療體系內部的層層考核與晉升困難,這些都讓年輕人卻步。
這名急診醫師最後無奈地說,過去醫學系是許多家長與學生心目中的「黃金選擇」,但如今選擇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少,願意留在醫療體系的人也越來越少。「醫院沒變,是我們還沒走。」這句話道盡了許多醫療人員的心聲。醫學系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未來如果政府與醫界無法改善工作環境並留住人才,台灣的醫療體系恐怕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