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4症狀恐「隱性高血壓」,醫示警: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但你知道有一種「隱性高血壓」嗎?醫師提醒,若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頭暈、疲勞、心悸、臉潮紅等症狀,可能正是隱性高血壓的警訊。由於患者在醫院測量血壓時可能仍屬正常,容易忽視治療,長期下來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隱性高血壓案例分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電生理科醫師鍾偉信分享,一名36歲男子長期受心悸與臉潮紅困擾,時常感覺一股熱氣從體內衝上頭部,甚至心跳飆升至每分鐘130下,但在醫院檢測血壓卻無異常。直到使用24小時血壓監測儀,才發現症狀發作時,血壓竟高達150/100mmHg,確診為隱性高血壓。

鍾醫師指出,亞洲約有10~20%的患者患有隱性高血壓,這類病人在醫院測量時血壓正常,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呈現高血壓狀態,這可能與壓力過大、工作環境及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

⚠️ 4種方式自我檢測隱性高血壓

1️⃣ 居家血壓監測:每天固定時間量測,尤其是情緒波動或壓力大時。
2️⃣ 注意身體狀況:若經常出現頭痛、心悸、胸悶等症狀,建議記錄發作時間與情境。
3️⃣ 24小時血壓監測:可諮詢醫師,透過攜帶式血壓計追蹤全天血壓變化。
4️⃣ 定期健康檢查:即使在醫院測量正常,也應定期回診,確保血壓穩定。

🔹 鍾醫師提醒,若確診隱性高血壓,治療方式與一般高血壓相似,包括血管張力素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等,但對於年輕患者可能會有副作用。若情況較嚴重,還可考慮神經定位導引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以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減少不適症狀。

💡 關心自己的血壓變化,才能避免隱性高血壓帶來的健康風險!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