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排便正常卻確診3期腸癌,醫示警:這個症狀千萬別忽視!

一名45歲男子近期因右上腹悶痛持續一個多月前往就醫,雖然他排便正常,沒有家族病史,也沒有異常出血,但在醫師建議下進行大腸鏡檢查,結果竟發現腸道內有腫瘤,確診第3期大腸癌,需手術與後續化療。醫師提醒,許多年輕患者因症狀輕微或不典型,容易誤以為只是腸胃問題,導致確診時已屬晚期。

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蔡達基指出,過去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但近年來,40至49歲患者快速增加,台灣的成長幅度更是全球前段班,可能與肥胖、久坐、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

他解釋,肥胖會影響代謝與荷爾蒙,進而增加癌症風險。此外,現代人飲食中的精緻糖類與含糖飲料攝取量增加,但全穀物與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攝取量下降,這樣的變化可能讓腸道黏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一步提高罹癌風險。

大腸癌不只看排便異常 這些隱藏症狀也可能是警訊

蔡達基強調,小於50歲的大腸癌患者,常見症狀包括:
排便出血(容易誤以為是痔瘡)
腹痛、腹脹
排便習慣改變(如忽然便秘或腹瀉)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然而,很多人因為症狀輕微,或誤認為是腸躁症、消化不良,導致確診時已是晚期

45歲男無家族病史卻確診3期 醫籲提早篩檢!

該名45歲男子沒有癌症家族史,也沒有明顯腸道症狀,僅因右上腹悶痛持續一個多月,就醫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大腸鏡檢查,沒想到竟確診3期大腸癌。目前他已接受手術,後續仍需進行化學治療與持續追蹤

蔡達基呼籲,以往建議50歲後才開始篩檢,但近年來年輕患者激增,建議若有腹痛、排便異常或家族病史,應提早篩檢,避免延誤病情。千萬別因為症狀不明顯,就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

You may also like...